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同“导”,引导。齐:整齐,约束。格:方正。 用道德来加以诱导,用礼法来加以约束,人们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循规蹈矩。语出《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三:“夫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今无礼以齐之,而刑施焉,朕甚悯之。”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一:“呜呼,若先生者,诚圣人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者也。”也单引〔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材》:“夫将才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梁书.徐勉传》:“臣闻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故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猜你喜欢

  • 七年而后知

    源见“七年辨材”。比喻贤才见知之晚。唐白居易《寓意》诗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 舍己芸人

    《孟子.尽心下》:“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赵岐注:“芸,治也;田以喻身。舍身不治,而欲责人治,是求人太重,自任太轻。”后因以“舍己芸人”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郑观应《盛

  • 满床笏

    笏(hù护):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制成。笏板搁置满床。形容一门多人为官,家族显赫。典出唐崔神庆父子事迹。崔神庆,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人,生卒年代不详。则天时,累迁

  • 不加点

    源见“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唐李商隐《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诗:“延陵留表墓,岘首送沈碑。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 大杖则走

    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后以“大杖则走”谓父以大杖责子易致伤,在父则伤悲,宜避开,不陷父于不义。《后汉书.崔寔传

  • 景钟

    《国语.晋语七》:“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参见“结草”),其勋铭于景钟。”《注》:“景钟,景公钟。”春秋时,晋景公派大将荀林父和副将魏颗,根据潞国的请求,平息了

  • 秦楼萧史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吹箫〕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

  • 程糜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南朝 宋师觉授《孝子传》载:程曾七岁丧母,哀号哭泣如同成人,祖母怜之,嚼肉成糜而食之。后因以“程糜”指喂养孤幼的食物。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程糜不继,原粟何资?

  • 拨乱反正

    意谓制止混乱局面,使天下恢复太平。公元前481年,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返回鲁国,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公羊传》在探讨孔子为何作《春秋》时,认为,当时天下大乱,诸侯争霸,王室衰

  • 觿辰

    同“觿年”。《陈书.始兴王伯茂传》:“体自尊极,神姿明颖。玉映觿辰,兰芬绮岁。”【词语觿辰】   汉语大词典:觿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