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

指扁鹊看病能把垂危病人医治复活。后以此典比喻医术高明,药到病除;或比喻能挽回败局的高超本领。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mào帽,今河北任丘北)人。学医于长桑君。扁鹊精于各种医学,反对当时以巫术治病。他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尤长于诊脉和针灸,曾行医各国,名闻天下。因他医术独冠当代,所以后世名医,皆美称“扁鹊”。有一次,扁鹊路过虢(guó国,今山西平陆县)国,他听说虢国太子突然患病死了,特地去看看,他仔细观察了太子之后说:“太子的病是‘昏迷假死症’,名叫‘尸蹙(jué决)’。”是可以医治的。于是扁鹊用针灸疗法,使太子苏醒过来,然后给他服汤药。经过调治,不久就康复了。所以天下人都认为扁鹊能使死人复生,扁鹊说:“我不能起死回生,这是太子本人有活的生机,所以我才能医治他恢复起来。”此典又作“回生起死”。

【出典】:

史记》卷105《扁鹊仓公列传》2790、2792页:“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蹷(昏迷假死,体态如死尸)者也。’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例句】: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此人才欺管乐,智压孙吴,论医起死回生,论卜知凶定吉。” 明·刘基《郁离子·九难》:“灵药千名,神农所尝,起死回生,旋阴斡阳。” 明·汤显祖《紫钗记·本传开宗》:“故友崔韦,赏花讥讽,才觉风闻事两非;黄衣客回生起死,钗玉永重晖。”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11:“忽有人传说本县有个小儿科姓徐,有起死回生手段。”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5回:“即将此草给令甥女服了,自能起死回生。” 鲁迅《朝华夕拾·父亲的病》:“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匾额。” 朱自清《文第十三》:“桐城文的病在弱在窄,他却能以深博的学问、弘通的见识,雄直的气势,使它起死回生。”


兼语 把将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老舍《四世同堂》(补篇):“胜利是战争的结束,然而却无法~,也无法使濒于死亡的人不死。”△褒义。多用于表示医疗技术方面。→妙手回春。也作“回生起死”。


【词语起死回生】  成语:起死回生汉语词典:起死回生

猜你喜欢

  • 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利用祸害而取得福利。转化失败而取得成功。 表示善于因势利导。语出《战国策.燕策一》:“齐人紫败素也,而贾十倍;越王勾践栖于会稽,而后残吴霸天下:此皆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者也。”后多引作〔因祸而为福

  • 玄度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许掾〔许询〕尝诣简文,尔夜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襟情之咏,偏是许之所长,辞寄清婉,有逾平日。简文虽契素,此遇尤相咨嗟,不觉造膝,共叉手语,达于将旦。既而曰:‘玄

  • 驯翟

    同“驯雉”。翟,古指长尾的野鸡。《南史.刘遵传》:“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人结去思,野多驯翟,此亦威凤一羽,足以验其五德。”【词语驯翟】   汉语大词典:驯翟

  • 水清无大鱼

    意谓水太清,鱼就不容易存身。如果作统治者的明察过甚,责人过苛,就会脱离群众。班超在西域建勋立业,因年迈回内地。汉和帝以任尚接替他的职务。任尚向班超请教统治经验时,班超说:“戌守西域的汉朝官兵差不多都是

  • 娲皇炼石

    同“女娲补天”。柳亚子《香凝同志因母病促归》诗之二:“杞妇崩城恸,娲皇炼石才。

  • 漆园曳尾

    源见“曳尾泥涂”。比喻隐者及自由自在的生活。漆园代指庄子。庄子曾为漆园吏。明袁宏道《偶成》诗:“彭泽去官非为酒,漆园曳尾岂无才?”

  • 司马槱与苏小小

    宋.曾慥《类说》卷十八李献民《云斋广录》:“贤良司马槱(yǒu音有)梦一美人曰:‘君异日守官之所乃妾之居也,幸无相忘。’因歌《蝶恋花》一阙。既觉,唯记其半,词曰:‘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 马愿如羊

    《后汉书.张奂传》载:东汉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联合羌人击败匈奴,羌人头领感恩而献马二十匹、金鐻八枚,奂对诸羌首领说:“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以金、马悉数归还。后因以“马愿如羊”为官

  • 笄字

    笄( ㄐㄧ jī 几):本是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笄字”是指古代女子到了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也就是到了成年可以出嫁的时期。《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曲礼上》

  • 宣室诏

    源见“宣室召”。指君王征召才士的诏令。唐白居易《寄题周至厅前双松》诗:“忽奉宣室诏,征为文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