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

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

避世:指避开社会现实。避地:指离开某地方。避色:指避开某人的脸色。避言:指避开某些言论。 贤人逃避恶浊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等的躲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等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语言。 意谓古代贤人洁身自爱,远离恶劣的环境。语出《论语.宪问》:“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辟:同“避”。)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一折:“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兄弟,还只是我们的见识高得多哩。”也单引 ① 〔贤者避世〕。鲁迅《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大家都知道‘贤者避世’,我以为现在的俗人却要避雅,这也是一种‘明哲保身’。”


猜你喜欢

  • 解佩

    《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词。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曹植《洛神赋》云其曾见到洛神,并“解玉佩”向她表示爱慕之情。

  • 鲐皮

    《尔雅.释诂》:“黄发、?齿、鲐背、苟。老,寿也。”晋.郭璞注:“鲐背,背皮如鲐鱼。”宋.邢昺疏:“舍人曰:老人气衰,皮肤消瘠,背若鲐鱼。”古人把老年人背部皮肤干枯消瘠,有如鲐鱼。后遂用为咏老人之典。

  • 救涸

    源见“涸辙之鲋”。谓救助急须救助之难。唐杜甫《水宿遣兴寄呈群公》诗:“余波期救涸,费日苦轻赉。”

  • 特立独行

    《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勿知也。粗而翘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勿与,异勿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旧指自恃有操守,有识见,不

  • 久束湿薪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自叙》:“而彼久束湿薪之大多数人,犹或曰:‘吾秦人而子语我以越之肥瘠也。’”犹,更,甚。语我,对我说,告诉我。秦越,秦国和越国,谓两不相干。久束湿薪,长期捆着的湿柴草。这样的柴

  • 百二金瓯

    同“百二山河”。宁调元《壬子感事》诗之三:“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见“百二山河”。宁调元《王子感事》诗之三:“五千貂锦张旗鼓,~资栋梁。”【词语百二金瓯】  成语:百二金瓯汉语大词典:百二

  • 金城汤池

    《管子.度地》:“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树以荆棘,上下穑著者,所以为固也。”《汉书.食货志上》:“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忘粟,弗能守也。’

  • 道士羊

    源见“叱石为羊”。咏山上怪石。五代王感化《题怪石》诗:“草中误认将军虎,山上曾为道士羊。”

  • 长沙事

    同“长沙谪”。唐姚合《寄贾岛时任普州司仓》诗:“长沙事可悲,普掾罪谁知?”

  • 负戴

    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载:接舆躬耕以为食,楚王派使者持重金、具车马往聘迎之。其妻曰:“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为食,亲织以为衣,食饱衣暖,据义而动,其乐亦自足矣。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