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覆盆之冤

覆盆之冤

源见“覆盆”。比喻无处申诉或无从昭雪的冤案。明张居正《答应天张按院》:“若不得大疏存此说,则覆盆之冤谁与雪之?”《生花梦》三回:“夫遭覆盆之冤,家罹祝融之祸,故寄食尼庵。”


偏正 覆盆,翻过来扣着的盆子,里面照不到阳光。比喻黑暗。明·张居正《答应天张按院》:“顷苏、松按院已直将本官论劾,若不得大疏存此说,则~谁与雪之?”△贬义。多用于受冤方面。→不白之冤 冤沉海底 ↔报仇雪恨 报仇雪耻


【典源】 晋·葛洪 《抱朴子·辨问》:“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不知。岂可以圣人所不为,便云天下无仙,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

【今译】 《抱朴子》 中讲,日月有照不到的地方,圣人也有不了解的事物。不能因圣人不信仙道,就说天下无仙,如同责备日月星辰的光照不到扣着的盆内一样。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身遭诬害、沉冤莫雪。

【典形】 覆盆、覆盆难照、覆盆冤、黑盆冤、冤盆覆、照覆盆。

【示例】

〔覆盆〕 唐·李白《狱中上崔相涣》:“应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

〔覆盆难照〕 唐·骆宾王 《萤火赋》:“睹兹流萤之自明,哀此覆盆之难照。”

〔覆盆冤〕 清·王士禛《湖域》之二:“赵虏谁教近至尊,汉廷不照覆盆冤。”

〔黑盆冤〕 清·孔尚任《桃花扇》:“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

〔冤盆覆〕 清·杨潮观《夜香台持斋训子》:“你就平心惟恐冤盆覆,怎禁那三木下细推求。”

〔照覆盆〕 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词语覆盆之冤】  成语:覆盆之冤汉语词典:覆盆之冤

猜你喜欢

  • 钟室之祸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韩信传》载:楚 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诱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后因以“钟室之祸”指功臣遭忌被杀。清昭梿《啸亭杂录.转庵和尚》:“今天

  • 湘妃泪尽

    同“湘妃怨”。唐贾岛《赠人斑竹拄杖》诗:“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 玉杵

    源见“蓝桥”。指求婚的信物。《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千金觅玉杵,殷勤手自将。”【词语玉杵】   汉语大词典:玉杵

  • 孔子闻俎豆

    《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明日遂行。”俎豆,本指礼器,孔子所谓“俎豆之事”指礼乐等文化方面的事。卫灵公问孔子问布阵打仗的事,孔子以未学不

  • 秦貂没

    源见“季子貂敝”。指功名不遂,失意落魄。唐罗隐《秋日怀孟夷庚》诗:“知己秦貂没,流年贾?悲。”

  • 袁丝揽辔

    《史记.袁盎列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擥辔。上曰:‘将军怯耶?’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重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侥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

  • 高卧北窗

    同“北窗高卧”。宋陆游《暑中北窗昼卧有作》诗:“高卧北窗凉,超然寄疏豁。”【词语高卧北窗】  成语:高卧北窗

  • 淮阴跨下人

    参见“忍辱袴下”。

  • 一呼百诺

    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仆役众多,权势很盛。元代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堂上一呼,阶下百诺。”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罗公独坐当中,一呼百诺,掌着生杀之权。”并列 诺,答应。一人呼喊,百人应

  • 陆贾分橐

    同“陆贾分金”。唐李瀚《蒙求》:“二疏散金,陆贾分橐。”【词语陆贾分橐】  成语:陆贾分橐汉语大词典:陆贾分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