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裘弊金尽

裘弊金尽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赢,担负)滕(滕,本指缄封,此引伸指行囊)履蹻(蹻,屐),负书担橐(橐,口袋,比囊小的叫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织布机),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战国时,赵王使苏秦说秦王,使与赵亲善。秦王不肯听从他的意见。他在秦蹉跎了很久,故把赵王所赠的黄金百斤用尽,黑貂皮衣也穿破了,仍一事无成,只得栖栖遑遑地回到家中。

后以“裘弊金尽”指人生活贫困潦倒。

续范亭《晚秋苏堤第一桥散步有感》:“十载块垒尚未消,黄金用尽欲解貂。”即用其事。


并列 裘,轻而暖的皮衣。皮衣破了,金钱用完了。形容富有的人陷入穷困。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例]他过去虽然很富有,可如今已是~,穷困潦倒了。也作“裘弊金残”。


【词语裘弊金尽】  成语:裘弊金尽汉语词典:裘弊金尽

猜你喜欢

  • 季鹰鱼

    源见“莼羹鲈脍”。美称鲈鱼。用写适意的归隐生活。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寄赠十韵》:“冻醪元亮秫,寒脍季鹰鱼。”前蜀韦庄《桐庐县作》诗:“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词语季鹰鱼】   汉语大词

  • 富贵则人争归之,贫贱则人争去之

    归:归附。亦作“就”、“附”、“趋”,义同。 富贵了,人们争相趋附他;贫贱了,人们争相离开他。 旧时形容炎凉的世态。语出汉.应劭《风欲通义.穷通》:“孟尝君逐于齐,见反,谭子迎于澅曰:‘君怨齐大夫

  • 三世金环

    源见“羊祜识金环”。迷信谓前生遗物。清曹贞吉《贺新凉》词:“三世金环谁认取,顾况中情难已。”

  • 螳臂当辕

    见“螳臂当车”。清·里人何求《闽都别记》上:“启文曰:狂贼凶恶,毫无仁义,朝廷以百万之众不能御敌,以致横行天下,岂听我们一言之理,何异~,飞蛾投火?”【词语螳臂当辕】  成语:螳臂当辕

  • 生死而肉骨

    使死者复生,使枯骨生肉。 比喻恩德极大。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父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杜预注:“已死复生,白骨更肉。”宋.陈亮《谢郑侍郎启》:“生死肉骨之恩,今焉创见。”明.马中锡

  • 三折肱与九折臂

    《左传.定公十三年》载:鲁定公十三年(为公元前四九七年),知文子(荀跞)、韩简子(韩不信)、魏襄子(魏曼多)奉晋公之命讨伐范昭子(吉士射)和中行文子(荀寅),没有取得成功。“二子(即范昭子和中行文子)

  • 借鉴

    《淮南子.主术训》:“夫据干而窥井底,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借明于鉴以照之,则寸分可得而察也。”高诱注:“鉴,镜也。”北齐刘昼《新论.贵言》:“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后因以“借鉴”比喻把别人的经

  • 灵胥

    源见“伍胥潮”。相传伍子胥死后为涛神,故称。宋文天祥《送行中斋》诗之三:“鲁仲偶不逢,随世本非愿。灵胥目未抉,端欲诣所见。”亦指波涛、浪涛。宋陆游《感昔》诗之五:“云生神禹千年穴,雪卷灵胥八月涛。”【

  • 脱衣推食

    同“解衣推食”。唐元稹《驯犀》诗:“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会织。”

  • 东征西夷怨

    传说商汤征伐东边的国家,西边国家的人民就怨恨,因为仁义之师,四方仰望,切盼早日去解救他们。《书.仲虺之诰》:“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孟子.梁惠王下》:“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征则西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