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衣锦尚絅

衣锦尚絅

絅( ㄐㄩㄥˇ jiǒng 窘)同“褧”,用麻布制的单衣。在锦绣的衣服外再加单衣,使文采不外露,引申形容君子品德美好而不外露。原作“衣锦褧衣。”《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诗.郑风.丰》:“衣锦褧衣,裳锦褧裳。”《礼记.中庸三十一》:“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见“衣锦褧衣”。絅,同“褧”。尚,增加、加上。《礼记·中庸》:“《诗》曰:‘~’,恶其文之著也。郑玄注:锦衣之美,而君子以絅表之,为其文章露见似小人也。”


【词语衣锦尚絅】  成语:衣锦尚絅汉语词典:衣锦尚絅

猜你喜欢

  •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

    夫子:孔门尊称孔子为夫子,后因以特指孔子。仞:七尺。 老师的围墙有几丈高,找不到大门走进去。 比喻人的才德高不可攀。语出《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

  • 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然荒废。 意谓礼乐不可长期不演习。语出《论语.阳货》:“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晋书.戴若思传.附弟邈》:“霸主有旰食之优

  • 边幅不修

    见“不修边幅”。

  • 鸱夷共载

    源见“范蠡扁舟”。相传范蠡偕西施泛五湖远隐。鸱夷,蠡之号。清周济《木兰花慢》词:“争似鸱夷共载,故山刚倚平湖。”

  • 歌绕夜梁

    同“歌声绕梁”。唐罗隐《商於驿楼东望有感》诗:“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

  • 辟摽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辟有摽。”后以“辟摽”谓抚心捶胸,表示忧伤。《楚辞.王褒〈九怀.思忠〉》:“寤辟摽兮永思,心怫郁兮内伤。”王逸注:“辟,拊心貌也。”【词语辟摽】   汉语大词典:辟摽

  • 辞金马

    源见“玉堂金马”。指离朝。唐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清晨听银虬,薄暮辞金马。”

  • 怨女旷夫

    男女未及时嫁娶之称。《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也省称“怨旷”。并列 指已到成年而尚未婚配的男女。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清·阮蔡生《茶余客话》卷14:“选僧尼

  • 豚子

    同“豚儿”。明章懋《与邓侍御书》:“仍令豚子,具词陈告,惟先生怜之念之。”【词语豚子】   汉语大词典:豚子

  • 十指不沾泥

    十个指头没沾过泥土。 表示从未参加田间劳动。语出宋.梅圣俞《陶者》:“陶尽门前土,屋土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杨万里《晚春行田南原》:“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蓑衣。”【词语十指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