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螫手解腕

螫手解腕

同“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景恐上责之,遣中兵参军柳昕奉启于上,以为:‘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关中,自救目前。臣既不安於高氏,岂见容于宇文!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


并列 比喻为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语本《三国志·魏书·陈泰传》:“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但~,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多用于处理某些关系。→丢卒保车 顾全大局 ↔因小失大


【词语螫手解腕】  成语:螫手解腕汉语词典:螫手解腕

猜你喜欢

  • 愁眉啼妆

    参见:孙寿愁眉并列 愁眉,画成细细曲折的眉妆。啼妆,轻轻地抹去目下的粉饰显然好像哭泣留下的痕迹。打扮的怪异状态。《后汉书·五行志一》:“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要步、龋齿笑。所谓愁

  • 陈恒弑君

    《春秋.哀公十四年》:“齐人弑其君壬(齐简公)于舒州。”按,齐君无道,大臣陈恒出于被迫将其弑除,因此《春秋》只书“齐人”;但《左传》则书“齐陈恒弑其君”。后因以“陈恒弑君”为代人受过之典。清孔尚任《桃

  • 谢掾未易才

    《晋书.王导传》附《王珣传》:“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皆未易才也。’”东晋谢玄为桓温掾属,桓温预言他中年必为辅弼重臣。后遂用为称美属员

  • 苍鹰狱吏

    《汉书.郅都传》:“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廷。……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周亚夫)至贵居(居,怠傲)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

  • 石城汤池

    同“金城汤池”。《三国志.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见“金城汤池”。《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兵法称:有~、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词语石城汤池】  成语

  • 解渴望梅

    同“望梅止渴”。明徐渭《歌代啸》一折:“我也做解渴望梅猜。”

  • 玉燕

    同“玉燕钗”。唐孟郊《悼亡》诗:“泉下双龙无再期,金蚕玉燕空销化。”【词语玉燕】   汉语大词典:玉燕

  • 设鼓悬钟

    旧题周.鬻熊《鬻子》卷上《禹政》:“禹之治天下也,以五声听,门悬钟、鼓、罄而置鞀(音táo,有柄小鼓),以得四海之士。为铭于簨虡(音sǔn jù,古代悬挂钟罄鼓的架子,其横木叫簨,二立木叫虡,也作簴)

  • 鼓噪伐吴

    《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春秋时,吴越战争中,(鲁哀公十七年)越军进攻吴军时用鼓声(

  • 羊公鹤

    《世说新语.排调》:“刘遵祖少为殷中军(殷浩)所知,称之于庾公(庾亮)。庾公甚忻然,便取为佐。既见,坐之独榻上与语,刘尔日殊不称。庾小失望,遂名之为‘羊公鹤’。昔羊叔子(羊祜)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