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无丝
《佩文韵府》卷四支韵“丝”“藕无丝”下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唐大历中,高邮民张存以踏藕为业。尝于陂(池)中见旱藕梢大如臂,遂併力掘之,深二丈,大至合抱,以其不可穷,乃断之。中得一剑,长二尺,青色无刃,存不识为宝。人有知者,以十束薪易之。其藕无丝。”
张存踏藕得剑,不识为宝,识者仅以十捆柴薪就换去了他的宝物。“束薪换剑”比喻以贱易贵,贪得便宜;“藕无丝”则用以比喻事物奇异不寻常。
《佩文韵府》卷四支韵“丝”“藕无丝”下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唐大历中,高邮民张存以踏藕为业。尝于陂(池)中见旱藕梢大如臂,遂併力掘之,深二丈,大至合抱,以其不可穷,乃断之。中得一剑,长二尺,青色无刃,存不识为宝。人有知者,以十束薪易之。其藕无丝。”
张存踏藕得剑,不识为宝,识者仅以十捆柴薪就换去了他的宝物。“束薪换剑”比喻以贱易贵,贪得便宜;“藕无丝”则用以比喻事物奇异不寻常。
源见“咏絮”。喻降雪。唐元稹《追封宋若华制》:“班妃裂素之咏,谢氏撒盐之章。”
同“邹律”。宋黄庭坚《赠送张叔和》诗:“张侯温如邹子律,能令阴谷黍生春。”【词语邹子律】 汉语大词典:邹子律
同“丰上兑下”。《辽史.太祖纪上》:“既长,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开弓三百斤。”并列 面部上广而下尖。《辽史·太祖纪》:“(太祖)身长九尺,~,目光射人。”△多用于人外貌方面。→丰上杀下【词语
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因而找不到真理。杨朱的邻居跑失了一只羊,不但他们全家出动,而且还请杨朱的仆人也一块去找。杨朱问道,跑了一只羊,怎么要那么多人去找。邻居说,岔路太多。一会儿,人们纷纷回
同“蚁斗”。螘,同“蚁”。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世事如病耳,螘斗作牛闻。”
承明庐是指汉朝皇宫石渠阁外承明殿的旁屋,是侍臣值宿所居之所。严助(?一前122年)西汉会稽吴县人。武帝初即位,郡举贤良对策,擢为中大夫。后迁会稽太守,复归长安,为侍中。汉武帝时,严助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源见“千里驹”。喻指本家族中极有才能和作为的青少年。《晋书.刘曜载记》:“元海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从兄为不亡矣!’”宋张孝祥《鹧鸪天.平国弟生日》词:“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词语吾
泽:润色。 对于错误的言行,不仅表示顺从,而且还加以润饰。语出《荀子.宥坐》:“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魏书.李谧传》:“
《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后以“日理万机”形容当政者处理政务繁忙,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务。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
同“持螯把酒”。清 毛莹《玉芙蓉.寿金伯维六秩》词:“雕龙手,持螯拍浮,拼得个拥红炉稳做醉乡侯。”【典源】《艺文类聚》卷四十八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 (毕) 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卮,左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