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萑苻之盗

萑苻之盗

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萑,音huān)。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晋.杜预注:“萑苻,泽名。于泽中劫人。”

萑苻泽为春秋时郑国之地。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郑国发生了奴隶起义,大批奴隶进入萑苻之泽。郑执政者子太叔率兵镇压,起义者英勇抵抗,全部壮烈牺牲。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将此次起义冠以恶名,称之为“盗”。后遂以“萑苻”指代强盗。

唐.李商隐《有感二首》其一:“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此以“萑苻”比“甘露事变”,宦官仇士良率兵追杀,犹如捕盗一般。


【词语萑苻之盗】  成语:萑苻之盗

猜你喜欢

  • 金垒汤池

    同“金城汤池”。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倚天长剑泣蛟螭,那怕金垒汤池。”

  • 笑嫔破国

    源见“蛾眉笑躄”。谓讥笑人短招致灾祸。表示须谨慎对待怨隙之事。北齐刘昼《新论.慎隙》:“郈孙以斗鸡亡身,齐侯以笑嫔破国。”

  • 割乳庐墓

    《新唐书.李孝女妙法传》:“李孝女者,名妙法,瀛州 博野人。安禄山乱,被劫徙它州。闻父亡,欲间道奔丧,一子不忍去,割一乳(丢下吃奶的孩子)留以行。既至,父已葬,号踊请开父墓以视,宗族不许。复持刀刺心,

  • 助桀虐

    桀(jié结):夏朝末代君主,历史上有名暴君。后以此典比喻帮助别人干坏事。虐:残暴狠毒。此典指张良对刘邦说:“您现在率军攻入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就要安享快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帮助恶人干坏事

  • 鹑衣

    源见“子夏衣”。指破烂的衣服。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宋梅尧臣《田家》诗之四:“卒岁岂堪念,鹑衣著更穿。”【词语鹑衣】   汉语大词典:鹑衣

  • 景阳台

    代称秣陵(今江苏南京)。唐储嗣宗《春怀寄秣陵知友》: “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 参见:○景阳妆

  •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吹帽

    源见“孟嘉落帽”。用写重九登高雅集。唐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明何景明《九日》诗:“吹帽他时兴,登台此日情。”【词语吹帽】   汉语大词典:吹帽

  • 潘令栽花

    源见“河阳一县花”。称誉地方官吏善治理。清袁枚《重宿栖霞感怀往事赋赠墨禅上人》诗:“朱云善画庄周巧,潘令栽花摩诘扫。”

  • 击楫誓江

    同“击楫中流”。宋戴复古《题徐京伯通判北征诗卷》诗:“衔枚冲雪夜,击楫誓江时。此志无人共,愁吟两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