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茧大如瓮

茧大如瓮

刘向列仙传.园客》:“园客者,济阴人也,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以女妻之,客终不取。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蛾止于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至蚕时,有好女夜至,自称客妻,道蚕状,客与俱收蚕,得百二十头,茧皆如瓮大,缫一茧六十日始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在。”后遂以“茧大如瓮”形容蚕茧丰美。宋陆游《夏雨》诗:“今年蚕桑收数倍,茧大如瓮麦两岐。”


【典源】 汉·刘向《列仙传》:“园客者,济阴人也,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以女妻之,客终不取。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蛾止其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至蚕时,有好女夜至,自称客妻,道蚕状。客与俱收蚕,得百二十头蚕,皆如瓮大,缫一茧六十日始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在。”

【今译】 仙人园客,常种五色香草,前后有几十年,服用它的实。一天有五色蛾落在香树上,园客收取使其生子,养成桑蚕。在蚕作茧时,又有一女子来,自称是园客之妻,二人共同收蚕茧,共得一百二十枚,都像瓮一般大,缫一枚茧的丝需六十日,两人缫毕俱仙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蚕茧或蚕丝、琴弦等。

【典形】 茧大如瓮、茧如瓮、园客之丝、园丝。

【示例】

〔茧大如瓮〕 宋·陆游《夏雨》:“今年蚕麦收数倍,茧大如瓮麦两岐。”

〔茧如瓮〕 宋·苏轼《和子同踏青》:“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女羊如麕。”

〔园客之丝〕 魏·嵇康《琴赋》:“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园丝〕 宋·乐雷发《壶中歌赠侯明父》:“壶中何所为? 目送飞鸿挥园丝。”


猜你喜欢

  • 貉共一丘

    同“貉一丘”。宋孙觌《西徐上梁文》:“貉共一丘,岂恨虚舟之触?”

  • 奉倩之悲

    源见“荀令伤神”。借指丧妻。清万时华《与李龙侯》书:“时闻近况,知奉倩之悲。”

  • 夜已央

    参见:夜如何

  • 负矢

    同“负弩”。明 孙柚《琴心记.牛酒交欢》:“县令不劳负矢,俱到驿中相见。”【词语负矢】   汉语大词典:负矢

  • 妓衣

    同“夏侯衣”。唐陆龟蒙《帘》诗:“逆风障燕寻常事,不学人前当妓衣。”【词语妓衣】   汉语大词典:妓衣

  • 及宾有鱼

    《易.姤》:“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孔颖达疏:“言有他人之物,于义不可及宾也。”谓用别人的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明 许三阶《节侠记.毒媚》:“莫教养寇容奸,及宾有鱼。”兼语 拿他人的鱼请客。比

  • 金人三缄

    源见“三缄其口”。谓慎言谈。晋葛洪《抱朴子.重言》:“于是奉老氏多败之戒,思金人三缄之义。”偏正 铜人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特别谨慎。语本《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

  •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幽昧深远。原为道家语,指“道”的微妙无形。妙:精微,奥妙。 幽深又幽深,它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意谓幽隐无形之“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语出《老子》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 哭堇

    《晋书.刘殷传》:“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高祖陵,汉光禄大夫。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曾祖母王氏,盛冬思堇(音jǐn,即堇菜,多年生草本,也叫‘紫花地丁’)而不言,食不饱者一旬矣。殷

  • 咿唔

    指读书声。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卷四:“姚云上作七古,前四句云:‘劬劳王事前旌驱,咿晤星夜关山逾。笋束牛腰橐负载,关吏疾呼书书书!’此辈声口宛然,读之欲笑。”【词语咿唔】   汉语大词典:咿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