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拔薤”。比喻清廉。唐高適《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湛卢之剑恶阖闾之无道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楚昭王卧而寤,得吴王湛卢之剑于床。昭王不知其故,乃召风湖子而问曰:‘寡人卧觉而得宝剑,不知其名,是何剑也?’风湖子
源见“羊裘钓”。指汉严光垂钓。形容隐居不仕。唐刘驾《钓台怀古》诗:“澄流可濯缨,严子但垂纶。”
毕:全部,此处作动词,即一个勇猛的战士拼出全部力气,一百个人都无法抵挡。张宗(?一59年)字诸君,南阳鲁阳(今河南鲁山县)人。东汉光武帝将官,归大将邓禹为偏将军,驻栒邑(今陕西旬邑县)。赤眉大众入关,
带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 形容秋天景色之美。语出唐.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鄢国培《秋天是成熟和丰收的季节》(《长江日报》1992年10月17日):“‘霜叶红于二月
比喻心地洁白,光明磊落。清代翟灏《通俗编.言笑》:“《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主谓 言,说。事情没有不可以对人说的。形容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语本《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
源见“龙断”。谓可经营得利。龙,通“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崔曰:‘奇货可居,龙断可登,鸟兽之羽毛可织而衣,其遗粒足食也。贪贾三之,廉贾五之,盍为贾?’”【词语龙断可登】 成语:龙断
稼穑:泛指农业劳动。 不知道种庄稼的艰难。 后常用以指斥一味贪图安逸享乐者。语出《书.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后汉书.明帝纪》:“朕承大运,继体守文,不知稼
《尚书.周书.金滕》:“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诒王,名之曰《鸱鸮》,王未敢诮
源见“五鼓之歌”。形容地方官政绩卓著,受民爱戴。宋曾巩《和赵宫保别杭州》:“紞鼓留公岂是催?湖山得意且徘徊。”【典源】《晋书·邓攸传》:“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