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舌击贼

舌击贼

晋书.朱伺传》:“朱伺字仲文,安陆人。……其后陈敏作乱……(陶)侃率伺及诸军进讨,破之。敏、恢(敏弟)既平,伺以功封亭侯,领骑督。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拒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舌击贼,伺惟以力耳!’”

“舌击贼”或“口击贼”,是指嘴上空喊打击敌人,并无实际行动,只有口唱高调罢了。后因以此用指在抗敌报国上有言无行或本不准备实行的虚浮行为。

宋.陆游《前有樽酒行》诗其二:“问君胡为惨不乐?四纪妖氛暗州朔;诸人但欲口击贼,茫茫九原(九原,原指春秋时晋国公卿的墓地,后泛指九泉地下)谁(指已死的抗金志士)可作(作,指死而复生,有所作为)!”


猜你喜欢

  • 慵来妆

    汉.伶玄《飞燕外传》:“合德(注:汉成帝妃,赵飞燕妹)新沐,膏九曲沈水香,为卷发号新髻,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慵,懒散。慵来妆,将头发很随便地盘在头上的一种发式。汉成帝妃赵合德(赵飞燕妹)

  • 青蒲

    源见“伏青蒲”。谓犯颜直谏。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青蒲甘受戮,白发竟谁怜?”【词语青蒲】   汉语大词典:青蒲

  • 下书帷

    同“下帷”。唐许浑《酬和杜侍御》:“花时曾省杜陵游,闻下书帷不举头。”

  • 博闻强记

    同“博闻强识”。《韩诗外传》卷八:“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隘。”曹禺《沉痛的悼念》:“他博闻强记,文采洋溢。”见“博闻强志”。《史记·孟子荀卿传》:“淳

  • 赵州茶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载:唐代高僧从諗代称赵州,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么?”和尚说:“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和尚,答“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院主疑而问之,

  • 冠山

    同“冠三山”。唐李群玉《龟》诗:“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宁虚。”此为咏龟。

  • 戴帽饧

    《隋书.梁彦光传》载:梁彦光先“以静镇之”,治岐州,有政绩,再依旧法治邺都不能理化,被罢官。后又“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

  • 桂影

    源见“月桂”。指月影,月光。唐骆宾王《秋晨同淄州毛司马秋九咏.秋月》:“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词语桂影】   汉语大词典:桂影

  • 隐市

    同“隐市门”。唐权德舆《送信安刘少府》诗:“参卿滞孙楚,隐市同梅福。”

  • 猾夏

    扰乱华夏,即扰乱中国。《书.舜典》:“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宄( ㄍㄨㄟˇ guǐ 轨):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