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自出机杼

自出机杼

机杼,此指织布机,喻诗文创作中的立意布局。比喻自出心裁,独创新意。原是北魏祖莹对为诗著文的见解。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今河北涿县)人,八岁能诵诗书,十二岁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常以夜继昼,因此,学识渐高,作文也更佳,内外亲属称他为“圣小儿”,中书监也赞道:“这孩子才器非诸生可比,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后高祖知道他有才名,拜他为太学博士。一天,彭城王勰听到中书令王肃咏《悲平城诗》道:“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赞叹不已,想要肃再咏一遍,可匆忙中错说成:“请再咏《悲彭城诗》。”肃笑,说道:“《悲彭城》是什么?”勰一时语塞,十分尴尬,莹在座中立刻说:“有《悲彭城》。”肃说:“可否为我一诵?”莹应声吟道:“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勰大为高兴,暗服莹文思敏捷。莹不仅好作诗文,还颇有见解,曾对人说:“文章应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也作自成机杼,别出机杼,自出机轴,自成一家。

【出典】:

魏书》卷82《祖莹传》1800页:“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盖讥世人好偷窃他文,以为己用。”

【例句】:

唐·刘知几《史通·载言》:“诗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风雅比兴非三传所取。” 宋·楼钥《攻愧集·跋李伯和所藏书画〈薄薄酒〉二篇》:“词人务以相胜,似不若别出机杼。”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5:“大抵作文,欲自出机杼者极难。” 明·袁宏道《叙呙氏家绳集》:“吴川自出机杼,气隽语快。” 清·钱咏《履园丛话·谭诗·总论》:“高、仁两朝,其花尤盛,实能发泄陶、谢、鲍、庾、王、孟、韦、柳、李、杜、韩、白诸家英华而自出机杼者。” 清·钱咏《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侯之松)尝画〈松竹图〉寿余六十,较张雪鸿大令别出机杼。”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12:“乃公之文章,则自成一家,足以千秋不朽。”


主谓 机杼,织布机上的转轴和梭子,比喻文章的命意和构思。指自己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意境。宋·周密《齐东野语》卷5:“大抵作文,欲~者极难。”△褒义。多用于创作方面。→自出心裁 ↔因循守旧。也作“自出机轴”、“独出机杼”。


【词语自出机杼】  成语:自出机杼汉语词典:自出机杼

猜你喜欢

  • 郊寒

    同“郊寒岛瘦”。宋朱熹《西江月》词:“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词语郊寒】   汉语大词典:郊寒

  • 自出机轴

    源见“自出机杼”。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下》:“右丞 辋川诸作,却是自出机轴。”见“自出机杼”。【词语自出机轴】  成语:自出机轴汉语大词典:自出机轴

  • 支离

    《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糊口;鼓笑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

  • 八叉

    同“八叉手”。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张锡〕天资俊拔,下笔成文,诚八叉七步之才也。”【词语八叉】   汉语大词典:八叉

  • 梨窝

    同“梨涡”。苏曼殊《非梦记》:“此时,女郎红梨窝,生肃然欲退。”【词语梨窝】   汉语大词典:梨窝

  • 麻姑痒处搔

    源见“麻姑搔背”。比喻恰到好处,称心如意。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笔愁来谈,似请麻姑痒处搔。”

  • 存孤嗣赵

    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载:春秋时,晋国大臣屠岸贾杀死赵朔并灭其族。赵朔的妻子生下一个遗腹子,藏在宫里。“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

  • 洒泪新亭

    源见“新亭对泣”。形容为国难而忧伤。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诗:“只惭洛下书生咏,洒泪新亭又一年。”

  • 惨不忍睹

    悲惨的境况使人不忍心看。鲁迅《致周茨石》:“灾区的真实情形,南边的坐在家里的人知道得很少。报上的记载,也无非是‘惨不忍睹’一类的含浑文字。”述补 悲惨得不忍心看下去。万宏伟《百年嫂娘》:“嫂娘知道,~

  • 断金侣

    源见“同心断金”。指挚友。元吴澄《江西秋闱分韵》:“此中断金侣,清气浮沆瀣。”【词语断金侣】   汉语大词典:断金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