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膏明自销

膏明自销

王莽掌权后曾两次派使者到彭城廉里(今江苏彭城)延请业已辞官乡居的龚胜出山,委以上卿官位。龚胜称病推辞,使者硬把官印和佩带戴在龚胜身上。龚胜推辞不受,使者一直等在当地,五天一来问候。龚胜自知推托不了,就对门人高晖说:“我身受汉天子恩德,无法报答,现已年老,说不定哪天就会死去。我怎能一身任两朝的官,有什么脸面在地下去见过去的皇帝呢?”他嘱咐家人后事要从俭。绝食14天身亡,终年79岁。在治丧时,一位老翁前来吊唁,哭得十分伤心。他说:“芳草因有香味而被烧掉,脂膏因可照明而被焚燃,龚生竟因志节高洁而缩短了寿命,他不是我们这样的平庸之辈啊!”说完就走了,也没有留下姓名。后以此典感慨仁人志士身世不幸。

【出典】:

汉书》卷72《两龚传》3084、3085页:“(王)莽遣使者即拜(龚)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即拜,秩上卿。……使者要说,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辄推不受。……胜自知不见听,即谓(高)晖等:‘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去,莫知其谁。胜居彭城廉里,后世刻石表其里门。”

【例句】:

唐·陈子昂《感遇》之30:“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唐·杜甫《遣兴》之3:“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 宋·苏轼《次韵子由除日见寄》:“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典源】《汉书·龚胜传》:“ (王) 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使者) 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使者要说,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辄推不受。……胜自知不见听,即谓晖等:‘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门人衰绖治丧者百数。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乎! 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

【今译】 龚胜是汉时有名士人,操守高洁。王莽派遣使者去拜龚胜为讲学祭酒,龚胜称病不应征召。又过二年,王莽又派使者带着玺书、印绶,及安车驷马迎接龚胜,使者奉上玺书后说:“朝廷没有忘记您,一切制度尚未制定,等待您去主持,施行,来安定天下。”龚胜说:“我本愚拙,加之年老多病,命在旦夕,如果随您上路,定会死于路上,毫无益处。”使者反复说服,甚至将印绶强行放在龚胜身上,龚胜推辞不受。使者一直等在当地,五天一来问候,龚胜自知推辞无用,于是对门生高晖等说:“我受汉家厚恩,无法报答,现已年迈,旦夕将死,怎么能以一身做两朝的官,地下去见汉先帝呢?”于是吩咐自己的丧事办理要从俭后,不再饮食,十四天后去世,死时七十九岁。治丧时,有一老翁来吊祭,哭泣甚哀,说:“香草因为有香而被烧,脂膏因为可以点燃照明而被焚,龚生竟然被迫缩短自己的寿命,不是我这样的人啊!”说完便走了。

【释义】 后以此典感慨仁人才士身世不幸。

【典形】 膏明自煎、膏自炙、龚胜亡、 兰膏叹、 天年竟夭、 膏明自��。

【示例】

〔膏明自煎〕 唐·杜甫《遣兴》 之三:“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

〔膏自炙〕 宋·苏轼《次韵子由除日见寄》:“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龚胜亡〕 唐·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兰膏叹〕 唐·陈子昂《感遇》之三十:“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天年竟夭〕 清·吴伟业《贺新郎·病中有感》:“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


猜你喜欢

  • 子胥涛

    “伍胥潮”。元袁桷《寄贯酸斋侍读》诗:“解佩潇 湘已广骚,因而更望子胥潮。”

  • 王者香

    汉蔡邕《琴操.猗兰操》:“〔孔子〕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后以“王者香”称兰花。明周履靖《咏兰》:“欲撷骚

  • 左右先容

    使他人预先为之推荐。《汉书.邹阳传》:“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轮囷:盘曲。万乘器:指天子所用的车舆。容:指雕刻加饰。这里是以普通的木材比布衣之士,而先为之容则比喻门径和

  • 凶年饥岁

    凶年:荒年。 指灾荒的年岁。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汉.刘向《新序.杂事》:“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宋.王安石《诫

  • 鸡黍约

    谢承《后汉书》卷五“范式”:“范式字巨卿,一名汜,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邵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春别京师,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以秋为期。至九月十

  • 轩郎

    源见“乘轩鹤”。鹤的别称。宋 陶穀《清异录.轩郎》:“韩中书俾舒雅作《鹤赋》,有曰:‘眷彼轩郎,治兹松府。’”【词语轩郎】   汉语大词典:轩郎

  • 鼎折覆?

    源见“折鼎覆?”。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或纯任权术,或曲谨小廉,依恃宽大,自命相贤,恐鼎折覆?之饥不待终日矣,可不危与?”

  • 强识博闻

    同“强记博闻”。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寿序》:“生平无他嗜好,以著述为性命,强识博闻,达于国家掌故。”见“博闻强志”。【词语强识博闻】  成语:强识博闻汉语大词典:强识博闻

  • 尧庭草

    源见“指佞草”。传说中能识别奸佞的草。唐崔涂《寄舅》诗:“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

  • 潘安车

    源见“潘安貌”。借指女子爱慕的美男子。明许自昌《水浒记.野合》:“偶相顾潘安车俨然草茅,适相左东方千骑怅然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