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腹背受敌

腹背受敌

腹背,指自己的前面、后面。形容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本指东晋刘裕伐后秦姚泓之事。北魏泰常元年,刘裕攻后秦,要逆黄河而上,于是向北魏借道。太宗召群臣计议,公卿都说:“函谷关有天险之号,一夫当关,万人不得进。裕如何能入关?况且他真意难测,许他借道如同纵寇,应阻挡他通过。”独博士祭酒崔浩说:“这不是上策。今姚兴新死,他儿子驽劣,裕乘姚氏危亡而攻,我看他意在必得。如果阻断他的西行之路,他就会上岸北伐我们,那么,姚泓无事,我们却兵临城下了。不如借道给裕,纵他曲行,然后再兴兵阻住他东归之路,这样,裕胜,必谢我借道的美意;姚胜,我们也可算有救邻之举。这才是上策呀!”然诸官仍说:“裕西入函谷,会进退路穷,腹背受敌。虽扬声西进攻姚,本意必在北进攻我。”于是,太宗依从众人建议,派兵拒裕,不料被裕击败,而且损伤惨重,不由追悔不听崔浩所劝。

【出典】:

魏书》卷35《崔浩传》809、810页:“浩曰:‘……纵使裕得关中,县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虎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太宗遂从群议,遣长孙嵩发兵拒之,战于畔城,为裕将朱超石所败,师人多伤。太宗闻之,恨不用浩计。”

【例句】:

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2:“今则脊尾俱摇,腹背受敌;归地皆失,内溃有强敌之侵,众心自离;外隳无诸国之功。” 宋·陈亮《酌古论·韩信》:“而又知左车奇兵实已断后,欲使吾腹背受敌,始可全胜。”


主谓 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国内高考,是不能放弃的,这样一来,就不得不面临~的局面。”△多用于处境艰难方面。→进退维谷四面楚歌 危机四伏 ↔声东击西


【词语腹背受敌】  成语:腹背受敌汉语词典:腹背受敌

猜你喜欢

  • 五斗折腰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指为了微薄的官俸而屈身事人。宋黄庭坚《次韵寅庵》之二:“五斗折腰惭仆妾,几年合眼梦乡闾。”【词语五斗折腰】  成语:五斗折腰汉语大词典:五斗折腰

  • 王子航

    同“王猷访戴”。明唐龙《有怀两厓》诗:“湖光秋黯淡,树色晓苍茫。月挂陈蕃榻,雪摇王子航。”【词语王子航】   汉语大词典:王子航

  • 舞戚

    同“舞干”。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不知玉弩垂芒,凶水无九婴之疹;瑶阶舞戚,洞庭有三苗之墟。”

  • 凌烟画

    同“凌烟画像”。宋邓剡《摸鱼儿.寿周耐轩府尹》词:“趁绿鬓朱颜,须入凌烟画。”【词语凌烟画】   汉语大词典:凌烟画

  • 凤凰将九子

    《南史.何承天传》:“何承天,东海郯人也。为性刚愎,与士人多不协,为州司所纠,被收系狱,会赦免。十六年,除著作郎,撰国史。承天年已老,而诸佐郎并名家年少。颍川荀伯子嘲之,常呼为妳母。承天曰:“卿当云凤

  • 呼癸庚

    同“呼庚癸”。清尤侗《四月十五日圣驾祷雨立降喜成二律限韵》之二:“深宫斋祓念苍生,莫遣南东呼癸庚。”【词语呼癸庚】   汉语大词典:呼癸庚

  • 文冢

    唐刘蜕《梓州兜率寺文冢铭序》:“文冢者,长沙刘蜕复愚为文不忍弃其草,聚而封之也。”后用为惜文的典故。宋苏轼《次前韵再送周正孺》:“高风倾石室,旧学鄙文冢。”【词语文冢】   汉语大词典:文冢

  •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门难为言

    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就看不上眼了;曾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于吸引他了。 比喻见多识广,眼界自高。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小,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

  • 自家有病自心知

    比喻自己的心事,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底细,自己最明白。语出明.范受益《寻亲记.遣奴》:“心病还将心药医,自家有病自家知。”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虽然有人数我为‘无病呻吟’党之一,但我以为自家有病

  • 伏虎威

    《管子.小问》:“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駮马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管仲对曰:‘此駮象也。駮食虎豹,故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