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胡椒八百石

胡椒八百石

石即古代之斛(hú胡),为量器,故此典亦称“胡椒八百斛”,“藏椒八百斛”。比喻官吏贪脏枉法,聚敛钱财。典出唐人元载的事迹。元载(?-777年)字公辅,凤翔岐山(今属陕西)人。唐玄宗时,科举及第,授邠州新平尉。肃宗时,历任户部侍郎、度支使和诸道转运使,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后又拜为宰相。代宗时,因与宦官李辅国相勾结,继续为相,并深受宠任。他横行跋扈,贪脏枉法,奢侈淫逸,广植党羽。后被治罪赐死,家产抄没入官。在其财产中,仅胡椒就有八百石,钟乳亦达五百两之多。

【出典】:

新唐书》卷145《元载传》4714页:“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称是。”

【例句】:

宋·黄庭坚《梦中和觞字韵》:“何处胡椒八百斛,谁家金钗十二行。” 宋·陈与义《贪齑》:“君不见领军家有鞋一屋,相国藏椒八百斛。”


【典源】 《新唐书·元载传》:“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称是。”唐·李绰《尚书故实》:“元载破家,籍财货诸物,得胡椒九百石。”

【今译】 唐代元载,代宗时官居相位,他贪赃枉法,横行跋扈,后被治罪赐死,家产抄没入官,其中仅钟乳就有五百两,胡椒有八百石之多。

【释义】 后以此典指官吏贪赃不法,聚敛钱财。

【典形】 八百斛、藏椒八百斛、胡椒八百斛、计斛蓄胡椒、贪人积胡椒。

【示例】

〔八百斛〕 宋·苏轼《欧阳叔弼见访》:“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

〔藏椒八百斛〕 宋·陈与义《食虀》:“君不见领军家有鞋一屋,相国藏椒八百斛。”

〔胡椒八百斛〕 宋·黄庭坚《梦中和觞字韵》:“何处胡椒八百斛,谁家金钗十二行。”

〔计斛蓄胡椒〕 清·黄遵宪《新嘉坡杂诗》之十:“问山名漆树,计斛蓄胡椒。”

〔贪人积胡椒〕 宋·陈与义《再用迹字韵成一首》:“贪人积胡椒,智不到鬼录。”


猜你喜欢

  • 寿张樊敬侯

    《后汉书.樊宏传》:“父(樊)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十八年,帝南祠章陵,过湖阳,

  • 五经扫地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典籍,是我国古代文人必读的书。扫地,指丧失文人的体面。亦称“斯文扫地”。出自唐祝钦明之事迹。祝钦明,字文思,生卒年代不详,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南)人

  • 水源木本

    见“木本水源” 。《歧路灯》86回:“我如今何不上荆州府走一回,以重~之谊?”【词语水源木本】  成语:水源木本汉语大词典:水源木本

  • 京债

    指封建时代新任命的外官,在赴任之前,为了置办行装,在京城所借的债务。《旧唐书.武宗纪》会昌二年二月,中书奏:“又赴选官人多京债,到任填还,致其贪求,罔不由此。”【词语京债】   汉语大词典:京债

  • 两楹梦

    源见“夫子梦奠”。指孔子之死。宋陆游《二子》诗:“两楹梦后少真儒,毁誉徒劳岂识渠?”【词语两楹梦】   汉语大词典:两楹梦

  • 寿樗

    源见“樗栎”。老臭椿木。喻老而无用之材。多用为谦词。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华暂芬优钵,材偏耻寿樗。”【词语寿樗】   汉语大词典:寿樗

  • 书邀道士鹅

    源见“换鹅书”。称美书法精湛高妙。宋黄庭坚《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之一:“诗入鸡林市,书邀道士鹅。”

  • 壶公杖

    源见“杖化龙”。指仙道出行所持的竹杖。明汤胤勣《游仙》诗:“半酣骑着壶公杖,直溯黄河到水源。”

  • 釜中之鱼

    源见“鱼游沸鼎”。比喻处于死亡边缘的人或事物。《元史.王荣祖传》:“彼小国负险自守,釜中之鱼,非久自死。”《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杨八老和一群百姓们,都被倭奴擒了,好似瓮中之鳖,釜中之鱼。”偏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一年中最好的景物,泛指一年的时节。何时了:何时完了。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何时才到尽头? 表示心情不舒畅,时日很难挨过。语出五代.南唐李后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