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比喻富于经验的人能够在工作中起引导作用。春秋时期,管仲、隰朋二人随同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天出征,到冬天才返师回国。由于历时较久,归国途中迷了路。管仲出主意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用的。于是将老马放在前面带路,大队人马在后随行,终于找到了道路,回到齐国。

【出典】: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例句】:

宋·毛滂《东堂集》2《寄曹使君诗》:“请同韶濩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清·黄景仁《两当轩集》3《立秋后二日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主谓 老马认得走过的道路。语本《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以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比喻经验丰富的人办事富有成效。汉水《勇往直前》:“他说:我是一匹老马了,然而俗话说得好,‘~’。”△多用于有经验的人。→驾轻就熟 ↔少不更事 老不晓事。 也作“识途老马”、“识涂老马”。


【典源】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今译】 春秋时,管仲等随齐桓公北伐孤竹国,春天进发冬天返回,迷失道路。管仲说:“这时用得上老马的智慧了。”于是放开老马让它走在队伍前头,找到归路。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富有经验阅历。

【典形】 存老马、孤竹马、老马识途、老马知道、老马知路、识途老马、自谙深碛路、老马迷路。

【示例】

〔存老马〕 唐·杜甫《江汉》:“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孤竹马〕 清·黄景仁《满江红》:“识路漫夸孤竹马,问名久似辽东豕。”

〔老马识途〕 清·黄景仁《立秋后二日》:“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老马知道〕 唐·杜甫《观西安兵过》:“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老马知路〕 宋·陆游《东窗遣兴》之三:“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

〔识途老马〕 清·钱谦益《夜过磨盘岭》:“攫食饥乌心未饱,识途老马足堪扪。”


【词语老马识途】  成语:老马识途汉语词典:老马识途

猜你喜欢

  • 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彰:表扬。瘅( ㄉㄢˋ dàn ):憎恨。风声:风气,声名。 表彰善良,憎恨邪恶,树立良好风气。语出《书.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文心雕龙.史传》:“自周命维新,姬公

  • 西山朝来爽

    同“西山爽气”。宋廖行之《贺新郎.和狄志父秋日述怀》词:“得得西山朝来爽,碧瘦千崖万树。清兴在,烟霞深处。”

  • 东道主人

    同“东道主”。《周书.文帝纪上》:“令亲人蔡儶作牧河 济,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见“东道主”。【词语东道主人】  成语:东道主人汉语大词典:东道主人

  • 渡江桃叶

    源见“桃叶桃根”。借指钟爱的女子。宋蔡伸《虞美人》词:“渡江桃叶分飞后,马上犹回首。”

  • 启事山公

    源见“山公启事”。借指向朝廷启奏甄拔人才的官员。明王思任《送马仲台之官南雍》诗:“赤文洞老劳雠字,启事山公忽简宣。”

  • 谷驹

    源见“白驹空谷”。比喻不被任用的贤才。《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那时天下乂安,万民乐业,朝有梧凤之鸣,野无谷驹之叹。”【词语谷驹】   汉语大词典:谷驹

  • 伴赤松

    源见“留侯慕赤松”。谓功成身退,遁迹仙道。宋辛弃疾《太常引.寿韩南涧尚书》词:“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

  • 官水土

    《尚书.虞书.舜典》:“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禹曾被舜任命为司空,领命平水土。后以“官水土”代指官居司空(即古代掌管工程建筑的长官)。唐.韩偓《和王舍人抚州饮

  • 鸿印

    同“鸿爪雪泥”。清 屠瑞霞《绮罗香.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词:“断句残篇,珍重昔年鸿印。”【词语鸿印】   汉语大词典:鸿印

  • 胤萤

    同“胤案萤”。唐李商隐《秋日晚思》诗:“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