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

此典指赵括只能在纸面上夸夸其谈用兵打仗的空洞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后以此典比喻只知死啃书本,夸夸其谈,而不切合实际;也比喻只会空谈理论而不能成为现实。战国末期,赵国名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赵括从年轻时起就学习兵法,谈论起军事作战来,认为天下人没有谁能抵得上他自己。他曾经和他父亲赵奢谈论军事用兵之事,赵奢也不能驳倒他,但并不认为赵括是很好的军事家。赵括母亲问父亲赵奢为什么有这样看法,赵奢说:“战争,是要死人的地方,可是赵括说得太轻易。赵国不用他当统兵将领便罢,如果一定用他当上统兵将领,使赵国吃大败仗的就一定是赵括。”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间谍假造谣言的鬼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为统兵将领,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之战中,赵军被秦军打得大败,丧师数十万,赵括也被秦军射死。

【出典】: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447页:“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例句】:

清·曹雪芹《红楼梦》76回:“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清·曾朴《孽海花》6回:“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着急,只怕他们纸上谈兵,终无实际,使国家吃亏。” 曾朴《孽海花》25回:“京朝士大夫企慕曾、左功业,人人欢喜纸上谈兵,成了一时风尚。”


偏正 在纸面上谈论用兵布阵。比喻不切实际的理论空谈。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的事物。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以为天下无敌。尝与其父言兵事,父虽不能难倒他,但不以为然。后赵括为将,在长平之战中为秦将白起所败。赵国名臣蔺相如曾说“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姜磊《海的儿子》:“不过,社会是复杂的,你不能只是~,你要在那些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去实行。”△贬义。多用于批评夸夸其谈而不联系实际的人或事。也作“纸上空谈”、“纸上谭兵”。


解释兵:兵法、兵事。本指战国时赵括只知道空谈兵法,不知实际运用。后用来比喻空谈理论、不切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赵括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起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赵括曾经和他父亲赵奢谈论用兵,赵奢都说不过他,但是赵奢并不认为他真的能行。赵括的母亲问其缘故,赵奢回答说:“战争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但赵括说得太轻松容易了。假如让他当将领,赵国一定大败。”

赵惠文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孝成王继位。孝成王七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展开了关系两国命运的决战。赵军数次战败后,老将廉颇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秦军无计可施,于是派人去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只怕赵括担任将军。赵孝成王信以为真,让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蔺相如说:“大王凭借名声使用赵括,就像用胶粘住瑟上的弦柱再来弹奏瑟一样,固执拘泥,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来的兵书,不懂得随机应变。”赵王不听,仍然任命赵括为将。

赵括代替廉颇后,撤换军官,改变原来的号令纪律和对策。秦将白起佯装败退,出奇制胜地截断赵军的粮道,把赵军分割为两部分。赵括亲自带领精锐部队和秦军交战,被秦军射死,赵军大败。剩下的几十万赵军投降后被秦军全部活埋。此后几年之内赵国都处于亡国的危险边缘。

例句

即使确定了一项出色的任务内容,如果未能执行的话,也只是纸上谈兵。


【词语纸上谈兵】  成语:纸上谈兵汉语词典:纸上谈兵

猜你喜欢

  • 辍洗分餐

    源见“吐哺握发”。喻指重视人才,视贤下士。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雍丘令董生,仰馀徽于千载,遵茂美于绝代,命县人长照为文,用章不朽之德。其略云:辍洗分餐,谘谋帝猷。”

  • 黄骢少年

    《北史.裴果传》:“永安(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年号)末,盗贼蜂起,果从军征讨,乘黄骢马,衣青袍,每先登陷阵,时人号为‘黄骢少年’。永熙(北魏孝武帝元骢年号)中,授河北郡守。”北朝魏将领裴果,少年时从军讨虏

  • 滞涸

    源见“涸辙之鲋”。谓如涸辙之鱼,不能动弹。喻指窘困。《后汉书.李固传》:“左右党进者,日有迁拜,守死善道者,滞涸穷路,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李贤注:“滞涸穷路,以鱼为喻也。”亦指窘困之境。宋曾巩《乞登

  • 辽门之鹤

    同“辽东鹤”。唐宋之问《为杨许州让右羽林将军表》:“五色无主,如惊叶县之龙;千秋来归,似对辽门之鹤。”【词语辽门之鹤】  成语:辽门之鹤汉语大词典:辽门之鹤

  • 履霜青女

    同“青女”。指掌管霜雪的女神。清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诗》之二:“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 鸳鹭

    源见“鹭序鵷行”。喻指朝官。唐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启》:“今鸳鹭充朝,而独干执事者,特以顾下念旧,收接儒素,异乎他人耳。”明梁辰鱼《浣纱记.谋兵》:“阃外拥貔貅,殿上趋鸳鹭。”【词语鸳鹭】   汉语大

  • 宋玉墙头

    源见“东墙窥宋”。借指佳人寄情之所。亦借指花开处。宋向子諲《减字木兰花.梅花盛开走笔戏呈韩叔夏》词:“更有难忘,宋玉墙头婉婉香。”

  • 窥一斑

    同“窥豹一斑”。宋黄庭坚《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仁亭》:“德人墙九仞,强学窥一斑。”

  • 翠袖殷勤捧玉钟

    翠袖:翠绿色衣袖。这里指代美女。殷勤:情意恳切深厚。玉钟:玉制的酒钟。 美女殷勤地把盏劝酒。语出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后多引作〔翠袖殷勤捧玉钟〕。元.王实甫《西厢

  • 生入塞

    《后汉书.班超传》:“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请归,其词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之妹班昭也上书为其陈情,“书奏,帝感其言,乃征超还。”东汉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在西域活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