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素面朝天

素面朝天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虢国(夫人)不施妆粉,自衒美艳,常素面朝天。当时杜甫有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涴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天:天子、君主。“素面朝天”谓妇女不施脂粉,朝见帝王。


偏正 素,指不施脂粉。天,指帝王。谓妇女不施脂粉朝见帝王。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虢国(夫人)不施妆粉,自衒美艳,常~。”△多用于描述妇人不施脂粉之状。↔浓装淡抹 涂脂抹粉


【旧义】 指女子不施脂粉去觐见天子。天: 天子,指皇帝。

【新义一】 今多借指女子的本色,不化妆打扮时真实的本来面貌。

【例】 ① 嘿嘿,不瞒你说,我一直不懂得化妆。……别人只要说,你好像不化妆……我便不客气地拦腰夺下: 素面朝天呵。(江南时报2004.6.1雪呆子《素面朝天(泡网江湖 )》)

② 美女不需要浓妆艳抹,素面朝天也是一种勇气。(新女报2006.4.2《素面朝天——我所思也》)

③ 历史这个“美人”,她最终还是会说出真心话,因为“美人”也要卸妆,素面朝天。素面朝天的往往不再是美女。(天涯社区2009.10.22《[近代风云]素面朝天的历史——抗战这个“美人”》)

④ 美国护肤品牌圣艾芙调查2000名英国成年人后发现,近五分之一男性调查对象希望自己的伴侣弃浓妆为淡妆;另有一成男性调查对象表示,更喜欢女性素面朝天,不使用任何化妆品。(新华网2010.1.8《调查发现10%男性更喜欢素面朝天的女性》)

⑤ 如梦一场,当明星素面朝天,卸下妆容,我们忍不住被雷到的事实,判若两人。(搜狐女人2010.6.10《众女星素面朝天判若两人惨不忍睹》)

⑥ 素面朝天。我在白纸上郑重写下这个题目。夫走过来说,你要将一碗白皮面,对着天空吗?我说有一位虢国夫人,就是杨贵妃的姐姐,她自恃美丽,见了唐明皇也不化妆,所以叫……夫笑了,说,我知道。可是你并不美丽。是的,我不美丽。但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优米网2011.1.13毕淑敏《素面朝天》)

⑦ 众女星素面朝天暴露真实肤质(网易女人2011.4.28标题)

⑧ 据我十分有限的阅读,觉得现在“高雅派”的文章似乎在减少,“质朴派”的在走红,正如浓妆艳抹的女士少了,更多的妇女走向淡妆或素面朝天一样。也许是人们的偏好变了,也许是现代社会节奏太快,没有装饰的时间了。(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5.13梁小民《我读散文》)

【新义二】 有时也借喻低调不张扬或简朴不奢华的行为方式,或尚处于打拼的起步阶段,物质条件都还比较欠缺的状况等。

【例】 ① 不提卫冕,不喊口号,马刺队素面朝天,一切由零开始。(体坛周报2003.10.29)

② 小作者以不加修饰的文字真切地表达了“妈妈回来了”这一生活片断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喜悦,以及曾经有过的感伤和思念。文章纯真、童趣、素面朝天,深深地打动了评委。(温州日报2006.12.6《好作文 从素面朝天谈起》)

③ 其实说白了只要努力工作,那些东西慢慢都会有的。也许她们进公司的时候也是素面朝天的,经过多年打拼才有了现在的物质条件。(新闻晚报2011.7.9《请管理好自己的“虚荣心”》)

④ 从前的光瓶酒,也叫简装酒,无一例外都是低档酒。而东方明珠的定位则是中高档。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品质,一个有着“华丽的外衣”,一个则“素面朝天”毫无掩饰。尽管有“里子”,却没有了“面子”。(经济日报2012.5.14《包装素面朝天 销售芝麻开花》)

⑤ 即便教辅材料有一定的存在理由,也应该“素面朝天”,使用廉价纸张简易印刷和装订。……可以说,教辅材料竞相奢华这股歪风,已经到了非刹不可的地步。(北京晨报2012.6.6娄献忠《教辅就该素面朝天》)

【辨说】 “素面朝天”原特指杨贵妃之姊虢国夫人,典出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封大姨为韩国夫人,三姨为虢国夫人,八姨为秦国夫人。同日拜命,皆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然虢国不施粧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当时杜甫有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涴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近来新义的用法,“朝天”的意思已经淡出或转义了。

【结构分析】 动词性偏正结构。


【词语素面朝天】  成语:素面朝天汉语词典:素面朝天

猜你喜欢

  • 典春衫

    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一:“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后遂以“典春衣”、“典春衫”、“典衣”等写

  • 投魑

    源见“四凶”。指被贬逐至边荒之地。唐刘言史《偶题》诗之一:“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 桓山禽

    源见”桓山之悲“。本指悲鸣的鸟。形容鸟鸣悲切。唐李群玉《乌夜号》诗:“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 吾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诗歌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怡然自得的心情。后遂以此语寄寓幽居耕读的闲逸之情。元.

  • 宫车晏驾

    封建时代称帝王死亡的讳辞。《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宫车一日晏驾,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晏:晚。裴骃《集解》引韦昭语:“凡初崩为晏驾者,臣子之心犹谓宫车当驾而晚出。”崩:也是帝王死亡的讳辞。又作“宫车

  • 铭座

    源见“座右铭”。刻写于座位旁边用以自警自励的格言。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事天治人莫如啬’,‘绝学无忧’,书此三言,以代铭座。”【词语铭座】   汉语大词典:铭座

  • 禹迹

    《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孔传:“以升禹治水之旧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以称中国的疆域。《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词语禹迹】   汉语大词典:禹迹

  • 访蓬瀛

    《史记.封禅书》:“自(齐)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

  • 鳌柱

    源见“女娲补天”。即天柱。元吴莱《观孙太古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像图》诗:“大圜杳何极,鳌柱屹不倾。”【词语鳌柱】   汉语大词典:鳌柱

  • 嘑蹴

    同“嘑尔蹴尔”。清朱锡绶《幽梦续影》:“宁受嘑蹴之惠,勿受敬礼之恩。”清李渔《无声戏》第三回:“宁可忍饥受饥,使性出门,不肯受那嘑蹴之食。”【词语嘑蹴】   汉语大词典:嘑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