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粉饰

粉饰

397 ① 打扮;装饰。《韩诗外传》卷五:“善粉饰人者,故人乐之。”褚少孙《史记.滑稽列传》附录:“巫行视人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引申为褒奖之意。《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


【词语粉饰】   汉语词典:粉饰

猜你喜欢

  • 铭心刻骨

    铭、刻:在器物上刻字。形容感激之至或感受极深,永志不忘。语本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二出:“恩同海岳,铭心刻骨难忘。”《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所

  • 完赵

    同“完璧归赵”。清顾炎武《与归庄手札》:“弟诗不足观,以比兄作,则瓴甋之于宝鼎矣。何足污翣!敬完赵。”【词语完赵】   汉语大词典:完赵

  • 黄绢句

    同“黄绢词”。宋辛弃疾《定风波.药名》词:“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词语黄绢句】   汉语大词典:黄绢句

  • 青衣谶

    源见“青衣行酒”。谓帝王被俘受辱的预兆。清谭嗣同《宋徽宗画鹰》诗之二:“锦绦早作青衣谶,天子樊笼五国城。”【词语青衣谶】   汉语大词典:青衣谶

  • 呕出心肝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附录:“呕心吐胆,不足语穷。煅岁练年,奚能谕苦。”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贺)恒从小奚奴,骑距驴(或作距驉,即俗所谓驴生的像骡的家兽),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

  • 东篱菊

    晋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东篱菊”为典,写隐士的田园生活,或用以咏菊。唐刘长卿《过湖南羊处士别业》诗:“自有东篱菊,年年解作花。”

  • 怒发冲冠

    指蔺(lìn躏)相如看见秦国昭王没有给赵国十五城交换和氏玉璧的诚意,气愤得头发直竖,冲顶起了帽子。后以此典形容气愤到极点。当时,秦国昭王坐在离宫章台(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上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玉璧献给

  • 半路出家

    比喻中途改行。《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有个官人,姓刘名贵,字君荐,祖上原是有根基的人家。到得君荐手中,却是时乖运蹇。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偏正 比喻

  • 劳而无功

    又作徒劳无功,指白费力气而没有成效。管子在论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时说,乌鸦聚集在一起,看起来很亲密,实际上并不亲密;轻率地与人结交,即使一时很牢固,最后一定要分裂。所以,运用“道”的时候,慎重是非常重要的

  • 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

    陈旧腐朽的东西变为神妙奇特的东西,神妙奇特的东西变为陈旧腐朽的东西。 表示对立的事物相互转化。语出《庄子,知北游》:“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