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积甲齐熊耳

积甲齐熊耳

同“积甲山齐”。宋陆游《中夜闻大雷雨》诗:“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


【典源】 《北堂书钞》 卷一一九引《东观汉记》云:“刘盆子将丞相以下降,奉高皇帝玺绶,诏以属城门校尉,贼皆输铠甲兵弩矢缯,积城西门,适与熊耳山等。”《后汉书·刘盆子列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今译】 后汉时刘盆子率十几万人向光武帝刘秀投降,将脱下的铠甲与兵器等堆积在宜阳城西,竟与附近的熊耳山一般高。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军队获胜,缴获甚多; 或指军队失败投降。

【典形】 积甲、积甲齐熊耳、甲齐熊耳、万甲积山齐、熊耳甲、积甲熊耳齐、熊耳兵。

【示例】

〔积甲〕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积甲高昆阳之城,封尸塞富平之水。”

〔积甲齐熊耳〕 宋·陆游《中夜闻大雷雨》:“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

〔甲齐熊耳〕 宋·陆游《小出塞曲》:“明日受降处,甲齐熊耳高。”

〔万甲积山齐〕 明·高启《喜闻王师下蜀》:“不假五丁开道远,俄看万甲积山齐。”

〔熊耳甲〕 宋·杨万里《路逢故将军李显忠》:“只悲熊耳甲, 谁怨蹄金。”


【词语积甲齐熊耳】   汉语词典:积甲齐熊耳

猜你喜欢

  • 探丸杀吏

    探丸:把手伸入囊袋中摸取不同颜色的弹丸,犹今俗称抓阄(jiū纠)儿。汉成帝时,京城长安的社会秩序混乱,市井恶少成群结队地扰乱滋事,接受贿赂为别人报仇,甚至杀害政府官员。他们把红、黑、白色的三种弹丸事先

  • 罗雀门庭

    源见“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清俞樾《驻云飞》曲:“罗雀门庭,旧日车连輁,君不见酬应官场总是空。”

  • 刘伶天幕

    《文选》卷四十七晋.刘伯伦(伶)《酒德颂》:“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晋.刘伶为“竹林七贤”之一,

  •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载:古帝虞舜命令禹率师征伐有苗(古代部落名)。禹誓师征讨,有苗之民抗命不服。“益赞于禹(益,人名,当为禹的部属;赞,告,劝说的意思)曰:‘惟德动天,天运弗屈。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 汉庭灰

    同“昆明灰”。林学衡《旧除夕呈贻大兼柬散原涛园》诗:“野老犹行秦代腊,胡僧莫话汉庭灰。”

  • 门可罗雀

    罗:张网捕捉。此典指门前冷落得可以张网捕捉麻雀。后以此典比喻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或形容门前冷落,无人来访。司马迁撰写《史记·汲黯列传》最后评论说:像汲黯(àn岸)、郑庄那样贤良,有权势时宾客比以前多十

  • 织女桥

    源见“乌鹊填桥”。泛指仙桥。唐李邕《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飞。”

  • 遵时养晦

    谓隐蔽以待时机。 梁启超《志士箴言》: “遂不惜屈心抑志,遵时养晦,以待天日重见,风云复会,而留身命以有待耳。” 参见:○遵养时晦见“遵养时晦”。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4:“他在赞叹之余,给我讲

  • 三日绕

    同“三日绕梁”。宋黄庭坚《杂吟》:“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

  •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春来北雁南归,而人归反落在雁后,入春百花争发,而乡思的萌发更在花前。 描写游子春日思归之辞。语出隋.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宋.贺铸《临江仙.人日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