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秦宓论天

秦宓论天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秦宓字子勃,广汉緜竹人也。……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宓迎为别驾,寻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人促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士也。’及至,温问曰:‘君学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温复问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宓曰:‘在西方。《诗》曰:“乃眷西顾。”(注:见《诗经.大雅.皇矣》)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宓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注:见《诗经.小雅.鹤鸣)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注:见《诗经.小雅.白华》)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温曰:‘何姓?’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温曰:‘日生于东乎?’宓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温大敬服。宓之文辩,皆此类也。”宓,音mì。

秦宓回答张温提出的有关天的论难,表面上看来,似是无稽之谈,又似诡辩,实则是围绕东吴与西蜀谁是正统的一场论争。秦宓以天的头在西方,天子姓刘,日出于东而没于西等,处处维护了西蜀刘氏政权的尊严。后因用为善于论辩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三:“黄琬对日,秦宓论天。”


猜你喜欢

  • 归昌

    源见“岐山鸣凤”。昌,指周文王姬昌。相传伶伦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因以“归昌”借指凤鸣。晋张协《七命》:“追逸响于八凤,采奇律于归昌。”【词语归昌】   汉语大词典:归昌

  • 高山水深

    同“高山流水”。宋黄庭坚《次韵无咎阎子常》:“倚楹啸歌非寓淫,伯牙高山水深深。”

  • 卢充幽婚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崔少府墓》:“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卢充射猎逐麞,入崔少府墓,遂与崔女成婚,生子。充携子归家,众以为怪异。后充入市卖崔女所赠金碗,被崔女姨母的家婢发现,回

  • 刘安鸡犬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形容得道升仙。宋方岳《风流子.和楚客维扬灯夕》词:“香尘路,云松鸾髻鬌,月衬马蹄骄。仿佛神仙,刘安鸡犬;分明富贵,子晋笙箫。”

  • 白马生

    《后汉书.张湛传》:“张湛字子孝,扶风平陵人也。……(建武)五年,拜光禄勋。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常乘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东汉时,张湛为人忠直敢谏,他经常批评光武帝

  • 瓮间眠

    源见“瓮间吏部”。谓醉眠。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瓮间眠太率,床下隐何卑!”

  • 皋陶典狱

    《尚书.虞书.舜典》:“帝曰:‘皋陶,蛮夷滑夏,寂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旧题汉.孔安国传:“士,理官也。”《史记》卷一《五帝纪.舜本纪》:“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 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斧的一种。 砍伐树术要有一定的时间。 表示要爱惜物力。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韩诗外传》卷八:“士不造无用,雕文不粥干市。斧斤以时入山林。”

  • 踦屦

    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背而行(指鞋帮破裂),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单只的鞋子)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

  • 石犀镇水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外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