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谓极坚之物,磨也磨不薄;极白之物,染也染不黑。比喻操守坚贞,不受环境影响,经得起考验。明李贽《史纲评要.唐中宗皇帝纪》:“如狄公者,真所谓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儿女英雄传》二五回:“其实信得及他这朵妙法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真有个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光景。”


其他 磷,薄。涅,染黑。怎么磨也磨不薄,怎么染也染不黑。比喻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因不良环境或外力的影响而变质的。语出《论语·阳货》:“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儿女英雄传》25回:“其实信得及他这朵妙法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真有个~的光景。”△褒义。多用于比喻人的品格方面。→出污泥而不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作“磨不磷,涅不缁”、“磨而不磷”。


最硬之物不会磨薄,最白之物不会被染黑,这种情况便称为“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比喻君子不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言行。

“磷”,在此读去声,义为 “薄”。 《集韵》: “又,良忍切,音吝。薄石也。”引申有 “薄”义。

“涅”,染黑。《论语·阳货》: “不曰白乎? 涅而不缁。”何晏集解: “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

“缁”,黑色。

此语见于 《论语·阳货》。

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佛肸 ( bì xī) ,有次召见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 “从前我听您说过: ‘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以中牟据点叛乱,您却想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 “是的,我曾讲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不也曾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吗 ( 磨而不磷) ? 不也曾说过最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 ( 涅而不缁) ?”“吾岂匏瓜也哉? 焉能系而不食?”———我难道是个苦葫芦么? 怎能只吊着而不给人吃呢?

匏瓜在古代有苦、甘两种,味苦的不能吃。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一语,后世便用以比喻君子的品质是不会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的。


【词语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成语: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汉语词典: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猜你喜欢

  • 避瓜防李

    同“避李嫌瓜”。清李渔《慎鸾交.赠妓》:“我和他呵,避瓜防李,终朝相对如宾。”见“避李嫌瓜”。清·李渔《慎鸾交·赠妓》:“我和他呵,~,终朝相对如宾。”【词语避瓜防李】  成语:避瓜防李汉语大词典:避

  • 绿章

    唐李贺《绿章封事》诗:“绿章封事谘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王琦汇解:“《演繁露》:‘今世上自人主,下至臣庶,用道家科仪奏事于天帝者,皆青藤纸朱字,名为青词。’绿章即青词,谓以绿纸为表章也。”后因称道士

  • 问诸水滨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 卜夜

    同“卜昼卜夜”。唐张登《冬至夜郡斋宴别前华阴卢主簿》诗序:“登与宾客僚吏,会别于郡斋,骊(酾)酒卜夜,夜艾酒酣而不能自已。”【词语卜夜】   汉语大词典:卜夜

  •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言不当,或用以表示自谦之意。诸葛亮出师北伐,向后主刘禅上表说:“先帝创业未半,而过早去世,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弱,确实是存亡的关头,希望陛下发扬先帝遗德,

  • 信誓旦旦

    旦旦,诚恳貌,信誓旦旦,初为形容誓言诚挚可信,后则一般反其意而用之,表示虚情假意的伪善面目。古代民歌中一位弃妇在回忆少时欢爱生活时说,我本想和你白头到老,谁知如今成仇人。远望淇水还有岸,近看丘陵还有坡

  • 半死桐

    《文选》卷三十四汉.枚叔(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使琴挚斫斩以为琴。”汉.枚乘在《七发》中

  • 晨省

    同“晨昏定省”。唐孙逖《送李给事归徐州觐省》诗:“列位登青琐,还乡复彩衣。共言晨省日,便是昼游时。”【词语晨省】   汉语大词典:晨省

  • 千岁鹤归

    源见“辽东鹤”。指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唐杜牧《八月十二日题四句韵》:“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词语千岁鹤归】  成语:千岁鹤归汉语大词典:千岁鹤归

  • 鸡林贾

    源见“诗入鸡林”。指境外经营国内诗文的人。元宋无《忆旧寄金陵冯寿之》诗:“句满鸡林贾,名齐雁塔人。”【词语鸡林贾】   汉语大词典:鸡林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