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碧纱笼诗

碧纱笼诗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苦寒》:“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己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唐人王播官至宰相,名声显赫,有人趋奉捧场,用碧纱把他当年在扬州惠昭寺木兰院的题诗笼护起来。后因以“碧纱笼诗”用为居官荣显则人多趋奉的典故。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


【典源】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王播少孤贫,尝客杨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食飱。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段相文昌,家寓江陵,少以贫窭修进,常患口食不给,每听曾口寺斋钟动,辄诣谒飱,为寺僧所厌,自比乃斋后扣钟,冀其晚届而不速食也。后入登台座,连出大镇,拜荆南节度,有诗《题曾口寺》云:‘曾遇阇黎饭后钟’。盖为此也。”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传魏野尝从莱公 (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

【今译】 唐代王播年少时孤贫,曾客居扬州惠昭寺木兰院读书,随僧人一道吃饭。僧人厌烦,于是提前吃饭,等王播听到钟声来到,饭已吃过。后王播官居高位,又出镇此地,重游木兰院时,见旧日所题之诗都以碧纱罩护,不禁感慨,写诗讥讽今昔变化。又有记载为唐相段文昌事,大略相类,宋代魏野曾从宰相寇准 (封莱国公) 同游陕地僧寺,各在寺中题诗留记。后二人又同游此寺; 见寇准诗已用碧纱罩护,而魏野诗却是落满灰尘。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世态炎凉,感慨以势取人; 也用以指对所题诗的赏识和珍爱。

【典形】 碧纱之笼、饭后钟、护碧纱、纱笼素碧、纱笼相后先、诗壁无纱、未饭钟、斋后钟、罩碧纱、钟非饭、醉墨纱笼、阇黎饭后钟、粥后饭堂空、斋竟鸣钟、闻钟过斋。

【示例】

〔碧纱之笼〕 宋·张孝祥《湖南宴交代刘舍人》:“望碧纱之笼,久注神仙之籍;听白麻之告,径跻丞弼之司。”

〔饭后钟〕 宋·陆游《枕上作》:“虽无客共樽中酒,何至僧鸣饭后钟。”

〔护碧纱〕 宋·孙觌《再至》:“悬知不是唐王播,惭愧高僧护碧纱。”

〔纱笼素碧〕 宋·刘过《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记东坡赋就,纱笼素碧; 西山句好,帘卷晴珠。”

〔纱笼相后先〕 宋·范成大《送郭明复寺丞守蜀州》:“此地著经济,纱笼相后先。”

〔诗壁无纱〕 清·赵翼《再到扬州游红桥》:“履綦有迹重移屐,诗壁无纱半没尘。”

〔未饭钟〕 宋·苏轼《元佑六年六月杭州召还》:“却寻三十年前味,未饭钟时已饭茶。”

〔斋后钟〕 宋·张元千《次韵奉酬楞伽室老人歌》:“乾竺宗旨超隐峰,客至不鸣斋后钟。”

〔罩碧纱〕 唐·李洞《和曹监春晴见寄》:“功成名著扁舟去,愁睹前题罩碧纱。”

〔钟非饭〕 宋·苏轼《石塔寺》:“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醉墨纱笼〕 清·陈维崧《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院歌钟。”


猜你喜欢

  • 相得益彰

    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章:通“彰”。本谓主明臣贤,相互配合。相互协助,成绩就更加显著。后亦

  • 海水一泓

    源见“齐烟九点”。指环绕中国之四海。清黄遵宪《哀旅顺》诗:“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

  • 粥炉燎须

    比喻兄弟、姊妹间情意深厚,关怀照顾无所不至。亦称“英公燎须”、“煮粥焚须”。出自唐李勣之事迹。李勣(594-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mào茂)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隋末参加瓦岗军

  • 分形连气

    同“分形同气”。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见“分形同气”。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之人也。”【词语分形连气】  成语:分形连气汉语大词典:分形连气

  • 鲁鱼误辨

    同“鲁鱼亥豕”。元 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万古群经,亥豕讹传,鲁鱼误辨,帝虎移形。”

  • 公仪退食

    《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为鲁相。“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后以“公仪退食

  • 以莛撞钟

    莛(tíng停):草茎、草梗。用草茎去敲钟,毫无声响,比喻不能显示出才能。汉代东方朔在《答客难》中说:“正像常言所说:在竹管中观看天象,怎能辨清天文体系;用瓢子去量海水,怎能测量水文状况;用草茎去敲击

  • 额手相庆

    同“额手称庆”。清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哗,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见“额手称庆”。高阳《粉墨春秋》14回:“有人佩服‘日本鬼子有种’;但更多的人却是暗中~。日本这一下

  • 一斛槟榔

    同“一斛贮槟榔”。宋陆游《蔬食》诗:“人生饥饱初何校,一斛槟榔笑汝痴。”

  • 扫眉才子

    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在今四川华阳县南。据《名胜志》说,三国时蜀费祎聘于吴,诸葛亮为他送行,叹曰“万里之行,始于今日”,故名。)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