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青衣行酒”。谓帝王被俘受辱的预兆。清谭嗣同《宋徽宗画鹰》诗之二:“锦绦早作青衣谶,天子樊笼五国城。”【词语青衣谶】 汉语大词典:青衣谶
同“人琴俱亡”。唐张说《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伤心几何。人琴两亡,命也命也。”见“人琴俱亡”。唐·张说《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伤心几何。~,命也命也。”【词语人琴两亡】 成语:人琴两亡汉
源见“乌衣门第”。指东晋时王 谢两大贵族子弟。《南齐书.王僧虔传》:“甲族向来多不居宪台,王氏以分枝居乌衣者,位官微减。僧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景定建康志》卷十六:“
指在诗文中即使一字不妥,也不轻易放过。清代褚人获《坚瓠七集》卷四:“高达夫适官两浙观察使,过杭之清风岭,即谢家东山景也。题诗云:‘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厥后
源见“破觚为圜”。喻除繁冗而从简易。宋晁补之《呈鲁直》诗:“文章破觚赖圣世,笔墨未逃蹊径间。”亦喻改方正为圆通。明袁宏道《莱阳张廷尉赞》:“当新郑、江陵用事时,两公为政尚综核,称近时贤相,而未免以其贵
《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请教孔子说:“我有一块宝玉,是收藏在匣里呢?还是卖个好价钱呢?”孔子说:“卖了吧!卖了吧
同“离鸾别凤”。南朝 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镜想分鸾,琴悲别鹤。心如膏火,独夜自煎。”【词语分鸾】 汉语大词典:分鸾
参见:太常妻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传》:“滂外孙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清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
同“冠三山”。唐李群玉《龟》诗:“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宁虚。”此为咏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