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相敬如宾

相敬如宾

原作“相待如宾”,原指夫妻间相互尊敬,后也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晋文公末年,晋大夫胥臣出使途中路过冀地,看到冀缺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很恭敬,相待如宾。胥臣和他一起回来并向晋文公推荐了冀缺。他说,恭敬,是德行的集中表现。能够恭敬,就必定有德行。德行用来治理百姓,请您任用他。文公说,他的父亲郤芮是因罪被杀之人,可以吗?胥臣说,他的父亲郤芮是有罪,与儿子无关,应该取其所长。文公于是将冀缺任命为下军大夫。

【出典】: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文公以为下军大夫。”

【例句】:

谢承《后汉书》:“(周)燮居家清处,非法不言,兄弟、父子、室家相待如宾,乡曲不善者皆从其教。”(范晔《后汉书·周处传》注引)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庞公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


述补 夫妇互相恭敬,如对待宾客一样。《后汉书·庞公传》:“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黄蓓佳《在水边·热风》:“这对夫妇结婚二十年了,~,举案齐眉。”△褒义。多用于夫妻之间。→举案齐眉 相亲相爱 和如琴瑟 ↔绝情反目 萧郎陌路 琴瑟不如 镜破钗分。也作“相待如宾”、“相对如宾”、“相庄如宾”。


【词语相敬如宾】  成语:相敬如宾汉语词典:相敬如宾

猜你喜欢

  • 铸形尊范蠡

    同“铸金思范蠡”。宋陆游《江亭》诗:“铸形尊范蠡,抉眼悲伍员。”

  • 剑埋丰城

    源见“丰城剑气”。比喻人才被埋没。宋黄庭坚《和答魏道辅寄怀》之四:“剑埋丰城狱,气与牛斗平。皇明烛九幽,湔祓用神兵。”

  • 平津馆

    平津:地名,在今河北盐山县南,是西汉丞相公孙弘的封地。汉武帝元朔年间,公孙弘取代薛泽任丞相。在这以前,汉朝一直从封侯者中选拔丞相,只有公孙弘丞相没有爵位。于是汉武帝发布诏书说:“我很赞赏古代圣君治国之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霍去病,大将(卫)青姊少儿子也。……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汉武帝)尝欲教之吴(吴起)、孙(孙武)兵法,对曰:‘顾(念,想)方略(指作战的策划、谋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 共就南楼月

    源见“南楼”。谓登楼赏月咏谑。清吴绮《醉花阴.甓园分赋》词:“移床共就南楼月,谈笑都全别。”

  • 竹策丛生

    《潜确类书》载:唐时有智兴者,尝为徐州门子。有一道士居门侧,智每日扫地,必扫道士之门。智母死,道士引智曰:“吾善墓地。”以竹策表一处曰:“出两世方伯。”智再拜往观之,竹策有枝丛生,遂葬焉。后果至方伯(

  • 绝裾辞母

    源见“绝裾而去”。谓义别慈母赴国难。清 沈自晋《梁州序.为袁君重其题霜哺篇》套曲:“漫道绝裾辞母,掷笔封侯,岂是君身事?”

  • 夜失身

    《史记.司马相如传》:“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必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

  • 麋鹿荒台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子胥曰:‘……今大王捐国家之福以饶无益之雠,弃忠臣之言,而顺敌人之欲,臣必见越之破吴。豸鹿游于姑苏之台,荆榛蔓于宫阙。’”伍子胥谏吴王夫差,要他警惕越王,不然吴

  • 博士书驴券

    同“博士买驴”。宋陆游《读书》诗:“文辞博士书驴券,职事参军判马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