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光如炬

目光如炬

炬:火炬。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原形容由于非常愤怒,眼睛要冒火的样子。后也借以形容洞察事物,眼光敏锐。檀道济(事迹见前“唱筹量沙”条)屡与魏军交战,战功赫赫,威名甚重,他手下的将领又都身经百战,他的儿子们都有雄才伟略,所以朝廷非常害怕,怀疑他有谋反之心。公元436年宋文帝刘义隆病重,怕死后无人能控制他,下令将其杀害。当人去抓他时,檀道济愤怒已极,眼睛瞪着,好像要喷出怒火。一会儿,他叫人拿酒来,一口气喝了一斛,扯下头上的青巾扔在地上,气愤地说:“你们这是自己毁掉自己的万里长城啊!”

【出典】:

南史·檀道济传》卷15,447页:“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而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例句】: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5卷:“中间坐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颊,目光如炬。” 恽代英《致沈泽民、高语罕》:“泽民所说……‘教育问题,正和一切问题一样,非把全部社会问题改造好了,是不得会解决的。’真可见你目光如炬。”


主谓 炬,火把。眼光明亮如同火把照人一样。形容人气势极盛,有锐利逼人的眼神。柳建伟《金铃铛》:“裕慧看见父亲~心里就慌,很想逃进一个僻静的小屋……”△褒义。多用于描写人的神态方面。→目光炯炯 ↔目光如豆 鼠目寸光。也作“目光如电”。


【词语目光如炬】  成语:目光如炬汉语词典:目光如炬

猜你喜欢

  • 提命

    同“耳提面命”。清郑日奎《与邓卫玉书》:“固未尝亲炙其人,受其提命者也。”【词语提命】   汉语大词典:提命

  • 龟手

    同“龟手药”。宋刘筠《许洞归吴中》诗:“荆山待价何忧晚,龟手犹期裂地酬。”【词语龟手】   汉语大词典:龟手

  • 炎昆

    源见“玉石俱焚”。喻兵火战乱。《聊斋志异.野狗》:“于七之乱,杀人如麻,乡民李化龙自山中窜归,值大兵宵进。恐惧炎昆之祸,急无所匿,僵卧于死人之丛,诈作尸。”【词语炎昆】   汉语大词典:炎昆

  • 谒后尘

    源见“望尘莫及”。谓追随。谦词。唐牛僧孺《席上赠刘梦得》诗:“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词语谒后尘】   汉语大词典:谒后尘

  • 轮扁

    源见“轮扁斫轮”。春秋时有名的造车人。借指能工巧匠。晋陆机《文赋》:“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词语轮扁】   汉语大词典:轮扁

  • 太阿倒持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殴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泰阿,同“太阿”,宝剑。后以“太阿倒持”比喻授人权柄,自受其害。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

  • 乞巧

    南朝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 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谓旧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妇女在庭

  • 庶几无愧

    元.脱脱等撰《宋史.文天祥传》(卷四一八):“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

  • 鹭廷

    同“鹭序鵷行”。宋杨万里《辞免赣州得祠进职谢表》:“三圣旁招,蚤堕鹭廷之数;初潜豫附,晚参鹤禁之僚。”

  • 门前弧矢

    源见“悬弧射矢”。象征男儿四方之志。宋李曾伯《贺新郎.辛亥初度自赋》词:“唤醒门前弧矢梦,钩月相辉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