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废俱兴

百废俱兴

许多原已废置的事情都重新兴办起来。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具:通“俱”。


主谓 过去废弛的政事,均已一一兴办。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褒义。用于兴革。→方兴未艾 ↔每况愈下。 也作“百废俱举”、“百废具举”、“百废具兴”、“百废具作”、“百废备举”、“百废咸举”、“百堕俱举”。


解释形容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兴盛起来。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在他任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时,大力推行庆历新政,一度改变了北宋的政治气象。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在西夏军事威胁解除后,宋仁宗对改革失去兴趣,庆历新政宣告失败。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居邓州,昔日好友滕子京也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滕子京到任后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随后于六月间写信给范仲淹,希望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一幅,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九月(公元1046年6月),范仲淹在邓州住所写就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表现了自己虽远离朝廷,但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对被贬的好友表示了鼓励和安慰。

《岳阳楼记》开篇直接交代了写作此文的缘由。他说:“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戍守巴陵郡。在他的治理下,才过了一年,就政事顺遂、人民和乐,一切废置的事又开始兴办、兴盛起来。”随后,文章由描写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对比着描写了由登临观赏而引起的悲喜之情。然后,范仲淹又对这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他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道德高尚之人的心态,与上述两种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而忧虑,唯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唯恐国君有缺失。这么说来,他们无论进退都在忧虑了,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在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忧虑了,在天下人都已快乐之后才快乐呢。”


【词语百废俱兴】  成语:百废俱兴汉语词典:百废俱兴

猜你喜欢

  • 五里公超雾

    同“五里雾”。宋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它时无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雾。”

  • 寻常

    八尺叫“寻”,寻的一倍叫“常”。多指较短的距离或较小的地方。《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争寻常:为极小的地方而争战。《庄子.天运》:“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

  •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

    用寸为单位量物,到丈必会有误差。《淮南子.泰族训》:“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石秤丈量,径而寡失。”比喻处事若过于烦琐,必然有失误。【词语寸而度之,至丈必差】  成语:寸而度之,至丈必

  • 云雨巫娥

    源见“巫山云雨”。指行苟且之事的女子。元关汉卿《鲁斋郎》四折:“他将俺儿女夫妻,直认做了云雨巫娥。”【词语云雨巫娥】  成语:云雨巫娥汉语大词典:云雨巫娥

  • 还乡昼锦

    源见“衣绣夜行”。谓富贵后回归故乡,以示显荣。清汪绎《项羽》诗:“英雄岂作书生筭,也作还乡昼锦看。”述补 白天穿着锦衣归乡。指富贵后显耀于故乡。语本《汉书·项籍传》:“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

  • 十寒一暴

    同“一暴十寒”。金元好问《戏题新居二十韵》:“就中此宅尤费手,官给工材半佣顾。十寒一暴半载强,才得安床置铛釜。”见“一暴十寒”。金·元好问《戏题新居二十韵》:“就中此宅尤费手,官给工材半佣雇。~半载强

  • 魏颗从治

    源见“结草以报”。指择善而从,恩泽他人。晋孙绰《喻道论》:“魏颗从治而致结草之报,子都守信而受骢骥之锡。”

  • 舌本强

    舌根僵硬,形容不善谈论,语言迟钝。《晋书.殷仲堪传》:“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自身被杀,受到天下人的讥笑。 旧指暴君的下场。语出《战国策.秦策四》:“魏桓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蹑其踵,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身死国亡,为天下笑。”后多引作〔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

  • 何郎傅

    同“何郎粉”。元刘致《醉扶醉.赋粉团儿》曲:“晓镜青鸾影孤,正要何郎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