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云苍狗

白云苍狗

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三三《可叹》诗:“天上浮云如(一作“似”)白衣,斯须改变为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无事无不有……”

这首七古是诗人为他当时一位朋友王季友写的。王季友家贫,早年以卖履谋生,他博览群书,善于写诗,后官至御史中丞。当他未遇时,他的妻子因嫌贫而抛弃了他。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对他进行非难,诗人这首诗表达了对他的同情。

后因以“白云苍狗”指世态变化无常。

清.姚鼐《慧居寺》诗:“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

宋.张元干《芦川词.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这里“白衣苍狗”系“白云苍狗”所变。


见“白衣苍狗”。刘彦林《春风得意》:“‘唉!’吴国久深深叹了口气,‘做梦也想不到形势竟会变成这个样儿,真是“~,不期而然”呀。’”


解释苍:灰黑色。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出处唐·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王季友和杜甫是同时代的人,季友的妻子柳氏嫌丈夫穷困,于是弃他而去,但世人反说王季友有了外遇。杜甫为王季友鸣不平,同时为王季友和自己的怀才不遇鸣不平,而写了一首古体诗,即《可叹》,全诗如下:“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复看亦丑。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诗作一开头即说:“天上的浮云刚刚看着像白衣衫,片刻之间又变得像青狗。”讽刺了好坏不分、颠倒黑白的社会。

近义变化无常

反义亘古不变

例句

世事无常,如白云苍狗,又有谁能想到,这一局残棋犹在,他的人却已经不在了。


【词语白云苍狗】  成语:白云苍狗汉语词典:白云苍狗

猜你喜欢

  • 鳌冠三山

    同“鳌戴三山”。唐司空图《淮西》诗:“鳌冠三山安海浪,龙盘九鼎镇皇都。”

  • 橘中藏

    源见“橘中戏”。谓隐居。宋王阮《瓜时有感》诗:“三宿敢云桑下恋,四翁终愿橘中藏。”

  • 浸润之谮

    谓日渐积累起来的谗言,如同物件浸入水中,逐渐湿透。《论语.颜渊》:“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子张:春秋陈人,孔子弟子,姓颛孙,名师,字子张。问明:请问怎样才叫做见

  • 披沙拣金

    比喻细心挑选。唐刘知几《史通·直书》: “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 而披沙拣金, 有时获宝。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云: ‘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 陆

  • 卓家垆

    同“卓女垆”。唐张祜《送蜀客》诗:“莫恋卓家垆,相如已屑屑。”

  • 斗筲之辈

    见“斗筲之人”。【词语斗筲之辈】  成语:斗筲之辈汉语大词典:斗筲之辈

  • 请从隗始

    同“请自隗始”。清梁鼎芬《谢王二太守兄送米》诗:“江南百姓待泽久,请从隗始铺仁慈。”见“请自隗始”。【词语请从隗始】  成语:请从隗始汉语大词典:请从隗始

  • 摘华缨

    源见“绝缨”。指不拘形迹。明叶宪祖《易水寒》二折:“正逢爱客琼筵启,休夸珠履,漫摘华缨,客和主燕喜情谐。”

  • 不求甚解

    原指读书不咬文嚼字,而领会要旨。现在指领会不求深刻,只停留在一知半解。陶潜(372-427年),又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出身士族,家道中落。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

  • 刻船求剑

    同“刻舟求剑”。唐刘知幾《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见“刻舟求剑”。唐·刘知几《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