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沧海桑田”。喻世事变化迅速。唐徐凝《寄海峤丈人》诗:“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自言来此云边住,曾看秦王树石桥。”
《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娶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烟视:微视。媚行:徐行。“烟视媚行”谓行动文静安详。并列 烟视,微微地看;媚行,慢慢地走。形容庄重、安详的举止。语出《吕氏春秋·不屈》:“
源见“自出机杼”。比喻诗文创作构思、词采、风格新颖独创。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春秋楼》:“关圣威灵,弥纶宇宙。某所见古今碑记,无非颂扬忠义,千百如出一口,求一另成机轴,以阐发所以为圣为神之道者,未之一
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先君子善书,体兼虞柳。予所书似学柳不成,学欧又不成,不自知其拙,往往归过笔墨,谚所谓‘不善操舟怨河曲’也。”原为谚语,后泛喻自己缺少本事而专门抱怨客观条件不好的人。
唐.崔令钦《教坊记》:“至戏日,上(玄宗)亲加策励曰:‘好好作,莫辱没三郎。’”郑嵎《津阳门》诗自注:“内中皆以上为三郎。”《全唐诗》卷一明皇帝《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
源见“桑榆”。谓晚年幸福。宋陆游《雨夜书感》诗之一:“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词语桑榆暖】 汉语大词典:桑榆暖
琢磨。《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制造、加工。错是磨玉石的工具。攻错,本为琢磨,后多比喻以别人的长处为借鉴来改正自己的过失。【词语攻错】 汉语大词典:攻错
《世说新语.方正》:“王脩龄(名胡之)尝在东山甚贫乏。陶胡奴(陶范)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直答语:‘王脩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晋王胡之住在东山,家境很贫穷。一次,陶范
源见“中圣人”。谓嗜酒。唐李適《罢相作》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词语乐圣】 汉语大词典:乐圣
圯(yí一):桥。此典指张良将老人掉在桥下的鞋子拾起来,给老人穿上。后以此典表示尊老受教。张良(?——前189年),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祖先五代为韩国相,秦国灭韩国后,张良结交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