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珠履三千客

珠履三千客

同“三千珠履客”。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诗:“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典源】《史记·春申君列传》:“越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今译】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为著名四公子,他们好贤养士,门下各有食客数千。一次,赵国平原君 (赵胜) 派使者前往楚国拜访春申君 (黄歇),赵使想在楚人面前夸耀自己,以玳瑁作发簪,用珠玉装饰剑鞘。当他去见春申君时,见其门下食客有三千之多,上等食客皆穿缀珍珠的鞋,赵使非常惭愧。【释义】 后以此典指豪门食客、宾客。

【典形】 楚客豪华、履明珠,三千客,三千履、三千珠履、珠履、珠履客、珠履三千、珠履三千客、宾履珠几琲、食客三千、珠为履、趿珠履、珠成履。

【示例】

〔楚客豪华〕 宋·苏轼《谢人惠云巾方舄》之二:“魏风褊俭堪羞葛,楚客豪华可笑珠。”

〔履明珠〕 明·陈子龙《行乐词》之四:“自矜能任侠,有客履明珠。”

〔三千客〕 唐·张祜《感春申君》:“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

〔三千履〕 宋·苏轼《刘孝叔会虎丘时》之二:“只遣三千履,来游十二峰。”

〔三千珠履〕 宋·汪元量 《函谷关》:“不是三千珠履客,如何秦地得生还。”

〔珠履客〕 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

〔珠履三千〕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珠履三千,金钗十二,朝承恩暮赐死。”

〔珠履三千客〕 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词语珠履三千客】   汉语词典:珠履三千客

猜你喜欢

  • 乘凫

    汉.应劭《风俗通义.正失》“叶令词”:“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方术,办法)而无车骑,密令大史(主管天时历法阴阳的官)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

  • 非人磨墨墨磨人

    不是人在磨墨,而是墨在磨人。 慨叹人生光阴消磨在笔墨之中。语出宋.苏轼《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非人磨墨墨磨人,缾应未罄罍先耻。”鲁迅《准风月谈.禁用和自造》:“古人说:‘非人磨墨墨磨人’,就在

  • 棠树之思

    源见“召公棠”。谓对仁爱德政的思念。清蒲松龄《征挽毕载绩先生诗序启》:“飞双凫于山右,长留棠树之思;建玉马于江南,尚有桐乡之爱。”

  • 黑衣郎

    唐.张读《宣室志》八载:洛阳崇让里李氏宅有怪异,无人居住。开元年间,有王长史购其宅以为家。一夕,闻哀啸声,见有黑衣人立几上。长史弟善射,一发射中,黑衣人嗥叫跳屋逃走。后长史招工修房,在重屋内发现一死猿

  • 小人怀惠

    小人怀念恩惠。 后常用作感谢别人施惠的谦语。语出《论语.里仁》:“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梁书.任昉传》:“防奉笺曰:‘防受教君子,将二十年,咳唾为恩,眄睐成饰,小人怀惠,顾知死所。’”

  • 昆山玉

    《文选》卷三十九秦.李斯《上书秦始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唐.李善注引《新序》:“夫剑产于越,珠产于江南,玉产于昆山。”昆山即昆仑山,产美玉。晋人郄诜曾因对策高明以“昆山玉”自比。后以

  • 雄飞

    对“雌伏”而言。比喻奋发有为。《后汉书.赵典传》:“(赵温)初为京兆郡丞,叹曰:‘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遂弃官去。”【词语雄飞】   汉语大词典:雄飞

  • 破貂裘

    源见“季子貂敝”。喻指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唐李群玉《旅泊》诗:“书空闲度日,深拥破貂裘。”

  • 渭水飞熊

    源见“非熊兆”。指隐士见用。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今人称隐士见用,多曰渭水飞熊。”【词语渭水飞熊】   汉语大词典:渭水飞熊

  • 聚车看卫玠

    源见“看杀卫玠”。形容观看美好东西之人甚多。南朝 陈岑之敬《洛阳道》诗:“聚车看卫玠,连手望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