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犬牙相制

犬牙相制

此典指宋昌对汉文帝说,高祖刘邦封亲属当各地的王,使他们地界相连,如犬牙上下交错,可以互相牵制。汉文帝(前202——前157年),姓刘名恒,是高祖刘邦的中子。刘邦破陈豨(xī西)军,定代(今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和山西省东北部地区)地,立刘恒为代王。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她的亲属从各方面把持朝政。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大臣周勃、陈平等诛灭诸吕,决定迎接代王刘恒为汉皇帝。刘恒询问左右群臣之意见,有些大臣认为:朝廷内都是高祖刘邦手下的文臣武将,善于用兵,惯使诈谋,口头上说迎接大王,其实不可轻信,希望大王托病不去,以观察事态之变化。但中尉(管京城治安的武官)宋昌(楚将宋义的孙子,曾随刘邦起兵反秦)进言说:“群臣之意见都是不对的。当秦末朝政腐败时,各国诸侯和各地英雄豪杰都纷纷起兵,当时自以为能得天下之人数以万计,然而最终登上天子宝座的,只有刘氏一人,天下豪杰已断绝了做皇帝的念头,这是第一点。高祖封刘氏子弟为王,封地犬牙交错,互相制约,这便是人们所说坚如大石的宗族,天下都已信服刘氏势力之强大,这是第二点。汉朝建立以来,废除了秦朝的苛政,制定了新的法令,对人民施行恩德,老百姓个个安分守己,人心难以动摇,这是第三点。大王年又居长,贤德圣明,仁爱孝顺,天下闻名,所以朝廷大臣们顺应天下人心,要迎立大王为皇帝,请大王不要有什么疑虑。”刘恒听宋昌说话有理,于是进京继位了汉皇帝。后以此典比喻多种力量互相牵制、互相制约。

【出典】:

史记》卷10《孝文本纪》413、414页:“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

【例句】:

汉·班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自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又弟所在,与贼犬牙相错。” 唐·刘禹锡《郎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元·脱脱等撰《宋史·俞允传》:“环州田与夏境犬牙交错,每获必遭掠,多弃弗理。”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1:“唐初府兵最盛,后变为藩镇,虽跋扈不臣,而犬牙相制,终藉其力。”


主谓 原意是地界像犬牙那样互相交叉错杂,互相牵制。后比喻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互相牵制。语出《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也作“犬牙相临”。


【词语犬牙相制】  成语:犬牙相制汉语词典:犬牙相制

猜你喜欢

  • 馀桃

    源见“分桃”。借指男宠之事。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君道》:“放丹姬以弭婉娈之迷,退子瑕以杜馀桃之惑。”《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如今世上人……误把些使气斗力好勇斗狠的认作英雄,又把些调脂弄粉断袖馀桃的认

  • 罔极深恩

    源见“顾复”。指父母的无穷恩德。清 黄图珌《堂上翁.思亲》曲:“惭!未报罔极深恩,徒增那望云之感。”

  • 蛇乘雾

    《宋书.乐志三》:“魏武帝(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有《神龟虽寿》诗,咏叹虽是能飞的神蛇,也是要死亡的。比喻自然法则是不可违抗的。后遂用为比称人

  • 和羹傅鼎

    源见“盐梅和鼎”。指作君王的宰辅之臣。元白朴《朝中措》词:“任是和羹傅鼎,争如漉酒陶巾。”

  • 宋墙东

    同“宋玉东墙”。宋陈东《西江月》词:“怜才自是宋墙东,更识琴心挑弄。”

  •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元脱脱等撰《宋史.岳飞传》(卷三六五):“(岳飞)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xùn示众)。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

  • 蛾子时术

    蛾( ㄧˇ yǐ )子:蚂蚁之子,即幼蚁。蛾,“蚁”的古字。术:学习。 幼蚁常向大蚁学习。 后常用以比喻人的勤学。语出《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郑玄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

  • 张良辞汉

    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指张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 颂棠

    同“甘棠咏”。宋林逋《寄上金陵马右丞》诗之二:“集贤庭畔依依柳,无限行人比颂棠。”

  • 冬日可爱

    简作“冬爱”。比喻为人和蔼可亲,温柔慈善。《左传.文公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冬日:指冬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