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牵牛织女

牵牛织女

源见“牛郎织女”。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神话中的牛郎、织女。南朝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 织女聚会之夜。”唐杜牧《秋夕》诗:“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典源】《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织女,天女孙也。”索隐: 《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孙炎曰:“河鼓之旗十二星,在牵牛北,或名河鼓为牵牛也。”《文选·曹植〈洛神赋〉》:“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注引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 《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宋·罗愿《尔雅翼》卷十三:“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今译】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由来已久,经历代丰富演化,成为一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与牵牛 (又作河鼓、黄姑) 本为星,各处银河一旁。织女每日织锦,做成云锦天衣,非常辛苦。天帝怜惜她,让她嫁给河西的牵牛郎,织女嫁后不再织锦,天帝发怒,让她又回到河东,只一年一度与牵牛相会。每到七月七日,是牵牛与织女相会之日。在渡过银河时,让乌鹊为他们搭桥。这天乌鹊的头羽全秃了,传说就是因为给他们搭桥而脱去的。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分隔两地的夫妇或爱侣相思、相聚等情感; 也用以咏七夕风情。

【典形】 痴牛騃女、帝子桥、渡汉、耕慵织懒、河鹊填桥、黄姑织女、借鹊、灵匹、牛女、牛星、女牛、七夕、牵牛织女、桥横鹊、鹊桥、鹊填河、双星、天孙、填河、填桥、乌鹊桥、喜鹊桥、星桥、星渚桥空、银汉鹊桥、织女、织星桥、鹊影成桥、喜鹊填河鼓、银河响幽咽、天上弄机人、乞巧向天孙、鹊桥牛女、填成乌鹊、银河灵鹊、桥成乌鹊、织女别黄姑、河汉星桥、天孙鹊、天上佳期、酬乌鹊、鹊桥人、怜飞鹊、泣分河、会双星、丹鹊桥、牛女夕。

【示例】

〔痴牛騃女〕 宋·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帝子桥〕 明 ·唐寅《观鳌山》 之一:“六鳌并驾神仙府,双鹊联成帝子桥。”

〔渡汉〕 唐·李商隐《道士胡君新井碣铭》:“有渡汉之灵牛,有还燕之骏马。”

〔耕慵织懒〕 宋·范成大 《鹊桥仙》:“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河鹊填桥〕 唐·郑愔《陪幸昭容院》之三:“河鹊填桥至,山熊避槛来。”〔黄姑织女〕 宋·刘筠《戊申年七夕》:“伯劳东翥燕西飞,又报黄姑织女期。”

〔借鹊〕 明·陈子龙《七夕》 之一。“汉自多情犹借鹊,星能飞渡更骖鸾。”

〔灵匹〕 南朝宋·谢惠连《七月七日咏牛女》:“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牛女〕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牛星〕 北周·庾信《七夕赋》:“睹牛星之曜景,视织女之阑干。”

〔女牛〕 明·谢榛《七夕敬二君饯别》:“聚散多岐路,悲欢自女牛。”

〔七夕〕 唐·杜甫《牵牛织女》:“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牵牛织女〕 三国 · 曹丕 《燕歌行》:“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桥横鹊〕宋·杨亿《荷花》:“银汉桥横鹊,蘅皋袜溅罗。”

〔鹊桥〕 宋·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鹊填河〕 唐·李峤《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槎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双星〕 元·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浅醉微醒,谁伴云屏。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天孙〕 宋·杨亿《戊申年七夕》:“天孙已度黄姑渚,阿母还来汉帝家。”

〔填河〕 北周·庾信《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当学海神,逐潮风而来往; 勿如织女,待填河而相见。”

〔填桥〕 宋·杨亿《七夕》:“匆匆一夕填桥苦,不似人间有造舟。”

〔乌鹊桥〕 唐·白居易《送苏州李使君》之二:“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

〔喜鹊桥〕 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时,乞为初凉夜。”

〔星桥〕唐·刘禹锡《七夕》之二:“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星渚桥空〕 宋·陆游《立秋前三日夜坐庭中》:“月轮桂满蟾初冷,星渚桥空鹊尚闲。”

〔银汉鹊桥〕 元· 白朴《梧桐雨》:“他此夕把云路凤车乘,银汉鹊桥平。”

〔织女〕 南朝陈·江总《内殿赋新诗》:“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清秋停玉梭。”

〔织星桥〕 唐·薛涛《试新服裁制初成》之一:“霜兔毳寒冰茧净,嫦娥笑指织星桥。”


【词语牵牛织女】  成语:牵牛织女汉语词典:牵牛织女

猜你喜欢

  • 短狐伺景

    源见“含沙射影”。指传说中的怪物含沙射影,使人得病。比喻奸人以卑劣手段伺机害人。唐柳宗元《闵生赋》:“雄虺蓄形于木杪兮,短狐伺景于深渊。”

  • 楚两龚

    《汉书.两龚传》:“两龚,皆楚人也。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二人相友,并著名节,故世谓之楚两龚。”西汉.龚胜、龚舍,都是楚地人,都以名节著称,时人称为楚两龚。汉.扬雄《法言.问明》说:“楚两龚之絜,其清矣

  • 边韶懒

    同“边韶寝”。清曾国藩《东邻杜氏义塾》诗:“亦有边韶懒,谁能季主寻?”【词语边韶懒】   汉语大词典:边韶懒

  • 针楼

    同“穿针楼”。唐沈佺期《牛女》诗:“粉席秋期缓,针楼别怨多。”唐 陈元初《忆长安.七夕》诗:“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词语针楼】   汉语大词典:针楼

  • 周南

    源见“周南留滞”。谓滞留他乡而无所建树。唐杨炯《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无阶封禅,空叹息于周南;绝望夏台,竟栖迟于汉北。”【词语周南】   汉语大词典:周南

  • 安仁诔

    源见“潘岳悼亡”。喻指怀念亡妻的悼文。清董元恺《贺新郎.奉和何宫讲省斋闻雨悼清河君之阙》词:“一卷凄其安仁诔,肠断词中有画。”

  • 竞絿

    《诗.商颂.长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毛传:“絿,急也。”朱熹集传:“竞,强;絿,缓也。”后因称施政缓急适当为“竞絿”。清钱谦益《父国聘赠承德郎太仆寺寺丞》:“操仁心以为质,匪刚柔而竞絿。”【词

  • 冤家路狭

    见“冤家路窄”。《红楼梦》100回:“真正俗语说的,冤家路儿狭,不多几天,就闹出人命来了。”【词语冤家路狭】  成语:冤家路狭汉语大词典:冤家路狭

  • 面能干唾

    源见“唾面自干”。形容宽忍处世,居卑无争。宋陆游《世事》诗:“世事如今尽伏输,面能干唾况其余。”

  • 木兰征戍女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古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