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燃犀

燃犀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七载:晋温峤至牛渚矶,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人云下多怪物,峤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

晋书.温峤传》:“〔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燬音huǐ焚烧)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这是古时的一种传说,后借指洞察奸邪,平常说别人的言论或文章精辟透彻,能明烛事理,也可以用“燃犀”代称。唐胡曾《牛渚》诗:“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谁知万丈红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宋苏轼《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诗:“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虯。”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词:“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词语燃犀】   汉语词典:燃犀

猜你喜欢

  • 铁豸

    源见“獬豸冠”。指法冠。明无名氏《鸣凤记.鄢赵争宠》:“牙牌紫绶两垂腰,铁豸金章逞贵豪。”【词语铁豸】   汉语大词典:铁豸

  • 卮言日新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寓,寄也。世人愚迷,闻道己说,则起疑心,若讬以他人,则十言而信九),重言十七(重,音zhòng,重言,指被人所尊重者的话,十信其七),巵言日出(巵,酒器,巵满则倾,空则仰。

  • 陶猗之资

    源见“陶白之资”。指巨资。清 杨慎武《六朝论》:“至于沉末之品,凡琐之材,虽有陶 猗之资,不敢妄参乎时彦。”

  • 云破月来花弄影

    明月冲破云层,花在月光下摆弄身影。 形容月夜如画的景色。语出宋.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元.张寿卿《红梨花》二折:“俺只索立定身躯注着眼睛,可正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元.无

  • 鲧死羽

    《尚书.虞书.舜典》:“殛鲧于羽山。”旧题汉.孔安国传:“羽山,东裔,在海中。”帝尧时,鲧是四凶之一,治水未成,被杀于羽山。后遂用为法办罪人之典。唐.韩愈《永贞行》诗:“膺图受禅登明堂,共流幽州鲧死羽

  • 背城一战

    同“背城借一”。《三国志.蜀后主传》“六年夏”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北地王 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引申指作最后的斗争或努力。《儿

  • 自在窗

    让人感到安闲舒适的地方。宋代陶穀《清异录》;“韩熙载家过纵姬侍,第侧建横窗,络以丝绳,为观玩(一作“觇”)之地。初惟市物,后或调戏赠与,所欲如意。时人目为‘自在窗’。”

  • 名山藏谤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汉书.司马迁传》:“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

  • 呼卢喝雉

    《晋书.刘毅传》:“后在东府聚,摴蒲大掷(注:摴蒲,又作樗蒱,是一种掷骰决胜负的博戏名称),一判至数百万。余人并黑犊以还,惟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褰衣绕床叫。谓同坐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

  • 抱灵蛇

    源见“隋侯之珠”。谓怀有宝珠。指得子。清钱谦益《贺泉州孙太守得子四绝句》之四:“合浦珠还未足夸,史君掌上抱灵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