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濡头之癖

濡头之癖

源见“濡首”。指饮酒癖好。清钮琇《觚賸.五华山故宫》:“邵子诗笔敏妙,惜有濡头之癖,落魄寡俦,故不甚显于时。”


猜你喜欢

  • 笔有神

    形容遣词造句熟而生巧,行文流畅,如有神助。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宽狱市

    《汉书.曹参传》:“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乎?吾是以先之。’”汉齐相曹参因接替汉萧何相国职位

  • 韩伯複裤

    《世说新语.夙惠》:“韩康伯(韩伯字)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複裤(可套棉絮的夹裤)。’儿云:‘已足,不须複裤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

  • 贫贱糟糠

    同“糟糠”。明王玉峰《焚香记.辞婚》:“呀!下官已有早年结发,乃贫贱糟糠。”偏正 糟糠,比喻贫时之妻。指贫贱时一起过患难生活的妻子。语本《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一去不复返

    源见“燕市悲歌”。本谓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指事物已成陈迹,不会再出现或大势已去,不能挽回。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老舍《最值得歌颂的事》:“她们享受着自由、平等与幸

  • 杨妃捧砚

    参见:贵妃捧砚

  • 陶安公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下《陶安公》:“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旦散上行,紫色冲天,公伏冶下求哀。须臾,赤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期时赤龙到,大雨,而安

  • 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貉( ㄏㄜˊ hé ):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古人和今人如同一个山丘上的貉子。 比喻都是同类,没有差别。语出《汉书.杨敞传.附子恽》:“古与今如一丘之貉。”颜师古注:“言其同类也。貉,兽名,似狐

  • 挥翰临池

    《晋书.虞溥传》:“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晋卫恒《四体书势》谓东汉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翰:鸟毛,借称毛笔。挥翰借指挥毫。临池,指写字。后因以

  • 义纵攻剽

    《史记.酷吏列传.义纵》:“义纵者,河东人也。为少年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群盗。纵有姊姁,以医幸王太后。王太后问:‘有子兄弟为官者乎?’姊曰:‘有弟无行,不可。’太后乃告上,拜义纵为中郎,补上党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