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潘岳悼亡

潘岳悼亡

潘岳《悼亡诗》之一:“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折。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后因以“潘岳悼亡”为丧妻之典。周咏《泣红亭小说题词》诗之二:“情似魏王哀洛赋,词如潘岳悼亡篇。”


【典源】 晋·潘岳《悼亡诗》:“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今译】晋代潘岳 (字安仁) 尤善哀诔之文,妻子去世后他曾作悼亡诗三首,表达其深切的怀恋及沉痛的伤悼。上引诗句大意是: 辗转反侧难入睡,斜眼看枕席,长长的竹席依旧,再也没有她。床儿空了,灰尘渐渐积满,屋子空了,只有悲风在刮。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亡妻; 也形容亡妻后的悲痛伤悼之情。

【典形】 安仁戚、悼伤潘岳、簟竟床、潘床、潘郎泪满衣、潘岳悼亡、潘感、潘岳戚、安仁悼亡。

【示例】

〔安仁戚〕 清·王摅《哭芝廛兄》:“自罹安仁戚,宁处恒不遑。”

〔悼伤潘岳〕 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悼伤潘岳重,树立马迁轻。”

〔簟竟床〕 唐·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潘床〕 唐·元稹《贻蜀五首·李中丞表臣》:“韦门同是旧亲宾,独恨潘床簟有尘。”

〔潘郎泪满衣〕 唐·温庭筠《和友人悼亡》:“玉貌潘郎泪满衣,画罗轻髩雨霏微。”

〔潘岳悼亡〕 唐·元稹《三遣悲怀之三》:“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猜你喜欢

  • 随乡入乡

    亦作“入乡随乡”。原意为到什么地方就遵从那个地方的风俗。也比喻能适应环境,随遇而安。宋代范成大《秋雨快晴静胜堂席上》诗:“天涯节物遮愁眼,且复随乡便入乡。”见“随乡入俗”。《红楼梦》41回:“俗话说,

  • 幕下莲

    同“幕府莲花”。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冉弱营中柳,披敷幕下莲。倘能容委质,非敢望比肩。”

  • 书剑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从小胸有抱负,气度不

  • 分庭伉礼

    亦作“分庭抗礼。”以平等、相当的礼节相见。古代礼节,宾客与主人相见时,分别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以平等的地位相待,故称。《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史记.货殖列

  •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出辞气:指出言说话注意用辞和口气。鄙倍:粗野,背理。倍,同“背”。 说话的时候,多考虑一下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语出《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

  • 觉有八征

    谓人觉醒时有八种征候。《列子.周穆王》:“觉有八征,梦有六候。奚谓八征?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衰,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

  • 羊左

    《后汉书.申屠刚传》注引《烈士传》:“羊角哀、左伯桃二人为死友,欲仕于楚,道阻,遇雨雪不得行,饥寒,自度不俱生。伯桃谓角哀曰!‘俱死之后,骸骨莫收,内手扪心,知不如子。生恐无益而弃子之能,我乐在树中。

  • 金壶墨

    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浮提之国,献神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出影,闻声则藏形。出肘间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壶中有墨汁如淳漆,洒地及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记造化人伦之始……及金壶汁

  • 颠毛

    同“颠毛种种”。清钱谦益《父应宸先赠文林郎广东惠州府海丰县知县加赠承德郎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制》:“恋祖于羁贯之年,殉父于颠毛之日。”【词语颠毛】   汉语大词典:颠毛

  • 苏子黑貂

    同“苏季裘敝”。五代 刘兼《命妓不至》诗:“苏子黑貂将已尽,宋弘青鸟又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