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流霞酒

流霞酒

源见“流霞”。指美酒。唐李商隐《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当时回。”


【典源】 汉·王充《论衡·道虚》:“ (项) 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去时不能自知,忽见若卧形,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见月上下幽冥,幽冥不知东西。居月之旁,其寒凄怆。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不知去几何年月,不知以何为过,忽然若卧,复下至此。’河东号之曰‘斥仙’。”晋·葛洪《抱朴子·祛惑》亦载,后作“仙人但以流霞一杯,与我饮之,辄不饥渴。忽然思家,到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令常更自修积,乃可得更复矣。……河东因号曼都为斥仙人。”

【今译】 传说河东人项曼都好道学仙,离家出走,三年后回来。家中人问他,曼都说:“我去时自己也不清楚,忽然觉得好象是睡倒,有几位仙人,将我带上天,在离月亮几里的地方停下。见月亮在太空中运行,分辨不清东南西北。在月亮旁觉得十分寒冷。我觉饿时,仙人就给我一杯流霞酒喝。每喝一杯,可以几个月不饿。不知经过多少年月,我想念家乡,因在天帝前行礼失仪,被斥还下界。”河东一带都称项曼都为斥仙人。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美酒、仙酒;或用以形容仙道生活。

【典形】 流霞、流霞杯、流霞酒、霞杯、霞浆、霞醴、霞影入仙杯、霞盏、霞酌、仙杯落晚霞、一杯霞、饮霞、醉流霞、酒泛流霞、霞石杯、紫霞杯。

【示例】

〔流霞〕 唐·韦述《奉和圣制送张说》:“赋诗开广宴,赐酒酌流霞。”

〔流霞杯〕 隋·鲁范《神仙篇》:“霜分白鹿驾,日映流霞杯。”

〔流霞酒〕 唐·李商隐《武夷山》:“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当时回。”

〔霞杯〕 宋·吕渭老《念奴娇·赠希文宠姬》:“短短霞杯,温温罗帕,妙语书裙幅。”

〔霞浆〕 唐·武则天《早春夜宴》:“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霞醴〕 五代 · 欧阳炯 《花间集序》:“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

〔霞影入仙杯〕 唐·骆宾王《春晚从李长史游》:“云光栖断树,霞影人仙杯。”

〔霞盏〕 宋·吕渭老《选冠子》:“谁念少年,齿怯梅酸,病疏霞盏。”

〔霞酌〕 唐·钱起《寻华山云台观道士》:“霓裳谁之子,霞酌能示客。”

〔仙杯落晚霞〕 唐·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一杯霞〕 宋·王安石《春雨》:“幽期无可奈,强嚼一杯霞。”

〔饮霞〕 唐·孟郊《招文士饮》:“相劝罢吟雪,相从愁饮霞。”

〔醉流霞〕 唐·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猜你喜欢

  • 书不尽言

    《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谓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用作书信结尾的用语。《三国演义》二六回:“公视之,乃刘玄德书也。其略云:‘……书不尽言,死待来命。’”主谓 原指文辞不能表达完意

  • 袁户

    同“袁安门”。唐牟融《山寺律僧画兰竹图》诗:“绿径日长袁户在,紫基秋晚谢庭空。”

  • 倚天剑

    战国 楚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后以“倚天剑”为咏剑之典。唐李白《大猎赋》:“于是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见“倚天之剑”。唐·李白《司马将军歌》:“手中电曳~,直斩长

  • 栽桃李树

    同“栽桃李”。唐张谓《寄李侍御》诗:“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苏洵《衡论上.远虑》:“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握手入卧内,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指凡是知道的事情全说出来,凡是说出来的事情则毫无保留。后因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

  • 竹桥渡蚁

    源见“宋郊渡蚁”。谓为人慈善。明谢谠《四喜记.天佑阴功》:“宋郊的、宋郊的竹桥渡蚁,人世上、人世上慈祥怎比!”

  • 海变桑田

    同“沧海桑田”。宋史浩《采莲.衮》词:“杂遝飞鸾,花裀上,趁拍红牙,馀韵悠扬,竟海变桑田未止。”

  • 从隗始

    源见“黄金台”。谓以礼招贤。柳亚子《后感事》诗之四:“漫夸说士从隗始,已有雄文向莽投。”

  • 一日万几

    同“一日万机”。《朱子语类》卷九六:“或谓:‘主一不是主一事,如一日万几,须要并应。’曰:‘一日万几,也无并应的道理,须还他逐一件理会。’”主谓 几,通“机”。一日之间,万事纷纭。语本《尚书·皋陶谟》

  • 民不见德,唯戮是闻

    唯戮是闻:意即唯闻杀戮。 百姓看不到德政,所听到的只是刑杀。 旧时形容为政专任威刑。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民不见德,而唯戮是闻。”汉.应劭《风俗通义.十反》:“(韦)著欢以承命,驾言宵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