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圯桥进履”。谓屈己尊老以求教益的谦恭之情。清毛奇龄《送平骠骑出守东平》诗:“黄山尚有遗书在,东去宁无进履情。”
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水浒传》2回:“王四只管叫苦,寻思道:‘银子不打紧,这封回书却怎生好! 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词语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成语:眉头一纵,
宋欧阳修《归田录》二:“俚谚云:‘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不知是何等语,虽士大夫亦往往道之。天圣中,有尚书郎赵世长者,常以滑稽自负。其老也求为西京留台御史,有轻薄子送以诗云:‘此回真是送登台。’世长
《宋史.宗泽传》:“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
同“同声共气”。《廿年繁华梦》四回:“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这时同声同气,才好做事。”【词语同声同气】 成语:同声同气汉语大词典:同声同气
源见“玉关人老”。指将帅从边地返回。清 王泽弘《送陈心简之辽东》诗:“才道玉门生入稳,谁知铁岭放归难?”
《晋书.杜预传》:“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博学多通,明于废兴之道。……预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历圣贤而不作者,必不可立故也。预曰:‘“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
探丸:把手伸入囊袋中摸取不同颜色的弹丸,犹今俗称抓阄(jiū纠)儿。汉成帝时,京城长安的社会秩序混乱,市井恶少成群结队地扰乱滋事,接受贿赂为别人报仇,甚至杀害政府官员。他们把红、黑、白色的三种弹丸事先
始终一贯。《易.谦》:“君子有终。”《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郑玄笺:“鲜,寡。克,能。”【词语有终】 汉语大词典:有终
同“三尸”。《金瓶梅词话》七五回:“这春梅不听便罢,听了三尸神暴跳,五脏气冲天。”【词语三尸神】 汉语大词典:三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