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酒漉纱巾”。谓以饮酒为乐事。唐杜甫《漫成》诗之一:“只作披衣惯,常从漉酒生。”
仕:做官。义:适宜。 不做官是不合理的。 古代儒家认为不做官,就会使君臣关系废弃,因而是不适宜的。语出《论语.微子》:“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晋.葛洪
《宋史.隐逸传上.种放》:“独放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以讲习为业,从学者众,……即日授左司谏、直昭文馆……四年正月,复来朝,拜工部侍郎……放遂表徙居嵩山天封观则。然犹往来终南按视田亩。”种放,北
见〔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并列 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原指天道难以被人所感知,后比喻默默无闻,对外界毫无影响。语出《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
颐:面颊。隐:隐伏。 面颊隐藏在肚脐下,肩膀高过于头顶。 形容人体佝偻畸形。 也比喻文章格局错乱。语出《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清.归庄《玉山诗集序》:“按其格,有颐隐
厚颜少廉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并列 形容没有操守,厚颜无耻。语出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蔡东藩《两晋演义》
《尚书.盘庚上》(卷二):“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殷帝盘庚决定迁都到黄河以南,臣民怨声载道,盘庚训令属下不准传播流言蜚语。意思是象燃烧在原野上的烈火,虽无法近前,但还是可以扑灭的,比喻
《楚辞》战国楚.屈原《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东汉.王逸注:“言皇天后土生美橘树,异于众木,来服习南土,便其风气。”《九章.桔颂》中有“后皇嘉树”称美桔树之语。后遂用
源见“自郐无讥”。谓微不足道的下乘之作,不值得评论。清 陈田《明诗纪事辛签.曹学佺》:“陈大樽《明诗选》于万历以下,如汤义仍、曹能始不愧作者,概置之郐下无讥之列,此则大误。”其他 郐,西周时分封的诸侯
源见“黄金台”。比喻招揽到贤才。清 孙弘祖《答沈甥君善》:“知甥已南还,燕台得骏,复失之于我君善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