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楚相断蛇

楚相断蛇

贾谊新书.春秋》载:春秋 楚相孙叔敖,幼时遇两头蛇,恐他人又见,埋之,惧,谓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以福。’人闻之,皆谓其能仁也。及为令尹,未治而国人信之。”后因以“楚相断蛇”为善行仁爱之典。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六:“曾 布为三司使,论市易事被黜。鲁公(曾公亮)有柬别之,略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楚相断蛇,后必有福。’”


主谓 楚相,春秋时楚国之相孙叔敖。比喻做好事的人,必有好报。语本汉·贾谊《新书·春秋》:“孙叔敖幼时遇两头蛇,时人以为见两头蛇者必死,孙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归谓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以福。人闻之,皆谕其能仁也。及为令尹,未治而国人信之。”宋·魏泰《东轩笔录》卷6:“曾布为三司使,论市易事被黜。鲁公有柬别之,略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后必有福。’”△褒义。多用于称赞做好事方面。


【词语楚相断蛇】  成语:楚相断蛇汉语词典:楚相断蛇

猜你喜欢

  • 结不解

    用针线交锁连结,密合其缝,如古人结绸缪、同心制一类东西,取其紧紧连结、不能分开的意义。后来转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相思之情。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古诗: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 宋鸡谈

    源见“谈鸡”。泛称玄妙之谈。清袁枚《名言》诗:“名言谁与宋鸡谈,海上仙山可筑龛。”

  • 声泪俱下

    一边说,一边哭。形容非常悲痛。王彬,字世儒,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导从弟。西晋末,中原大乱,随其兄王廙渡江南下,以司马睿荐为典兵参军,不久升为前将军。苏峻之乱平后,迁尚书右仆射,赐爵关内侯,卒于

  • 击琴

    参见:捶琴【词语击琴】   汉语大词典:击琴

  • 鼠臂虮肝

    犹言鼠肝虫臂。谓或为鼠臂或为虮肝,指人世变化无常。清 钱谦益《仙坛唱和诗》之六:“生尝畏世谙谈虎,术不逢时学豢龙。鼠臂虮肝更何有,从今一一听天工。”见“鼠肝虫臂”。清·钱谦益《仙坛唱和诗》:“~更何有

  • 横扫千军如卷席

    像卷席子一样把千军万马一扫而光。 形容攻势凌厉,锐不可当。语出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虎头《父亲》(《中国青

  • 结髦忘忧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性好结眊,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

  • 张翰归吴

    同“张翰思归”。唐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诗:“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 一粟

    见“沧海一粟”条。【词语一粟】   汉语大词典:一粟

  • 登高落帽

    源见“孟嘉落帽”。咏名士重阳游赏,风流洒脱。元许有壬《摸鱼子.次明初为寿韵》词:“譊譊醉语,道咫尺重阳,登高落帽,休竞汨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