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桓魋欲杀孔子

桓魋欲杀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魋,音tuī。

宋国司马桓魋仇恨孔子欲杀之。后以此用为仁人君子遭人仇恨遇险之典。

文选》卷五三李萧远《运命论》:“以仲尼之仁也,而取雠于桓魋。”


猜你喜欢

  • 同气相求

    同“同声相应”。清曾国藩《湘乡县宾兴堂记》:“其官斯土者……同明相照,同气相求,何其翕应者与!”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孙犁《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要视作家如友朋,~,体会其甘苦,同情其

  • 潘令花千树

    同“潘县花发”。明瞿式耜《送蒋南陔补任建安》诗之二:“因栽潘令花千树,暂别元卿竹万竿。”

  • 打鸭惊鸳

    同“打鸭惊鸳鸯”。明梅鼎祚《昆仑奴》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傅尃《避地》诗:“焚琴煮鹤垂垂尽,打鸭惊鸳事事非。”见“打鸭惊鸳鸯”。《孽海花》20回:“纯客道:‘谁在那里~

  • 之罘朱雁

    之罘(fú福):即芝罘,山名,在今山东烟台。太始三年(前94年)二月,汉武帝在游历东海登之罘山的行程中,捕获了一只朱红色的大雁,视之为祥瑞之物,当时写了一首《朱雁之歌》。后以此典咏帝王出巡或颂太平盛世

  • 夺胎换骨

    比喻模仿前人写作而能创新。宋代惠洪《冷斋夜话》:“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山谷: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字号。并列 本为道家语。指夺别人

  • 王乔履

    同“王乔舄”。唐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一:“看君宜著王乔履,真赐还疑出尚方。”清方文《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诗:“门前凫雁应无数,或有王乔履一双。”【词语王乔履】   汉语大词典:王乔履

  • 肘腋之患

    亦作“肘腋之祸”、“肘腋之忧”。肘腋:胳膊肘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祸患。亦指产生于身边的祸患。法正(176-220年),字孝直,右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初依刘璋,奉命邀刘备入川拒张鲁。趁机献策刘备

  • 骑鹏

    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二《沈晦梦骑鹏搏风》:“沈晦赴省,至天长道中,梦身骑大鹏,搏风而上,因作《大鹏赋》以记其事,已而果魁天下。”又唐.李白有《骑鹏赋》。宋.沈晦梦骑大鹏,搏风而上,后于科考中果然夺魁

  • 原田每每

    原田:原野上的田地。每每:草盛貌。 原野的田地里绿草油油。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唐.陈子昂《梓州射洪县武东山故居士陈君碑》:“原田每每,黍稷漠漠

  • 钓璜玉

    同“钓璜”。宋杨冠卿《霜天晓角.次韵李次山提举渔社词》词:“却把渔竿远去,骑鲸背,钓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