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桃来李答

桃来李答

源见“投桃报李”。比喻互相酬赠。明 王錂《春芜记.构衅》:“小姐用的是绫罗绮绣,我有绫罗绮绣;小姐用的是玩好奇珍,我有玩好奇珍。况且桃来李答,一定也不折本。”


并列 你送给我桃子,我回赠你李子。比喻互相酬赠。语本《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明·王錂《春芜记·构衅》:“小姐用的是绫罗绮绣,我有绫罗绮绣;小姐用的是玩好奇珍,我有玩好奇珍。况且~,一定也不折本。”△多用于交往方面。→投桃报李


【词语桃来李答】  成语:桃来李答汉语词典:桃来李答

猜你喜欢

  • 改玉改行

    同“改玉改步”。《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见“改步改玉”。《国语·周语中》:“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

  • 羊祜识金环

    《晋书.羊祜传》:“祜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 中探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汝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谓李氏之子则祜之前身

  • 石椁文

    《庄子.则阳篇》:“夫灵公(卫灵公)也,死,卜葬于故墓,不吉;卜葬于沙丘而吉。掘之数仞,得石椁焉。洗而视之,有铭焉,曰:‘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春秋时,卫灵公死后卜葬在沙丘。掘墓穴时挖出一石椁,

  • 设席

    为择婿而另设座席。后就用以指择婿。最初以这个方法被择为婿的是北魏刘昞。刘昞,字延明,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年十四向博士郭瑀学习。当时瑀有弟子五百余人。瑀有个女儿,欲选快婿,有心于昞,就在座前另设一席,

  • 刘宽雅量

    参见:羹污朝衣

  • 麋鹿群

    南朝梁.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兴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于首阳,依麋鹿以为群。”古文中有关于古代隐士隐居山林与麋鹿同群的记载。后将“麋鹿群”用作喻咏高士隐遁之典。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

  • 颍上田

    源见“箕山之节”。借指隐居之处。宋文天祥《和曹倅赋别》:“未了醉翁事,重寻颍上田。”【词语颍上田】   汉语大词典:颍上田

  • 东壁明

    源见“东壁图书”。比喻文治兴盛。唐陆龟蒙《杂讽》诗之五:“安得东壁明,洪洪用坟史。”

  • 鷃羽

    源见“榆枋之见”。鷃雀,亦比喻才能低下的人。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凤姿常在竹,鷃羽不离蒿。”自注:“自谓。”

  • 九筵

    《周礼.考工记.匠人》:“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筵,竹席,长九尺。九筵,即八十一尺。后因以“九筵”借指明堂。宋欧阳修《谢免明堂陪位表》:“乃因万物之成秋,爰即九筵而展礼。”【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