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枭卢

枭卢

古代赌具六博中的两种采色,以枭为么,以卢为六,得枭者胜,得卢次之。杜甫《今夕行》:“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唐代韩愈《送灵师》诗:“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一说,一掷五子皆黑,称卢,最为胜采。


【词语枭卢】   汉语词典:枭卢

猜你喜欢

  • 牛衣夜哭

    源见“牛衣对泣”。指为贫困而悲伤。唐温庭筠《上裴舍人启》:“今则阮路兴悲,商歌结恨;牛衣夜哭,马柱晨吟。”【词语牛衣夜哭】  成语:牛衣夜哭汉语大词典:牛衣夜哭

  • 旰食宵衣

    参见:旰食见“昃食宵衣”。唐·陈鸿《长恨歌传》:“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旰,不读作gān。【词语旰食宵衣】  成语:旰食宵衣汉语大词典:旰食宵衣

  • 言之太甘,其中必苦

    原意是指对人说话过于好听,其中必有苦衷。后则泛指言辞过于悦耳,其中必有不良企图。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听信宠姬骊姬谗言,令太子申生率兵攻打东山狄人。晋兵到达稷桑后,狄人军队出来迎战,申生打算就势打上一

  • 郭璞毫

    源见“江淹梦笔”。指富有文采的五色大笔。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敬想足下,声驰海内,名播云间。持郭璞之毫鸾,词场月白;吞罗含之彩凤,辨囿日新。”

  • 鼎邑

    《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后因以“鼎邑”指洛阳。唐杨炯《途中》诗:“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词语鼎邑】   汉语大词典:鼎邑

  • 一物降一物

    降:制伏。 民间俗谚。意谓天生一物,必有另一物能降伏它。语出宋.张栻《答曾致虚》:“若谓敬为一物,将一物治一物,非惟无益,而反有害。”后多引作〔一物降一物〕。《西游记》五一回:“此一时,彼一时,大不

  • 晒腹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晋时习俗,在七月七日曝晒书籍及衣物。后以“晒腹”谓诗书尽在腹中,富有学问。宋刘筠《戊申年七夕五绝句》之四:“岂

  • 拥羊裘

    参见:披羊裘

  • 负薪之疾

    《礼记.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后遂以“负薪之疾”为士自称疾病之词。宋张孝祥《王枢密》:“属有负薪之疾

  • 狎沙鸥

    同“狎鸥”。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词:“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