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尧民图
《老子.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这句是说因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指承担国家的屈辱),是谓社稷主
源见“潢池弄兵”。指起兵叛乱。清黄遵宪《感怀》诗:“迩者盗潢池,神州洿腥膻。”【词语盗潢池】 汉语大词典:盗潢池
《孟子.万章下》载:伊尹常思民“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纳之沟中”。又汉张衡《东京赋》:“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于隍。”隍,城濠。后因以“纳隍之志”为形容拯民于水火之中的迫切心情。《宋书.王僧达传》:
源见“龙伯钓鳌”。指海上的奇景异观。宋陆游《泛三江海浦》诗:“鳌负三山碧海秋,龙骧万斛放翁游。”
同“羞哙伍”。《后汉书.党锢传序》:“桓 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见“羞与哙伍”。《后汉书·党锢传》:“逮桓灵之间,主政荒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词语羞与为伍】 成语:
同“郑玄家婢”。清李渔《意中缘.会真》:“乌鸦怎入凤凰巢,便做个康成婢也福难消。”
东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据《艺文类聚》卷五十七引)美人一笑难得,虽千金之价也难买之。后因用为咏美人的典故。唐.权德舆《杂兴五首》其一:“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明.汤显
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该命题虽于揭示事物与概念、个体与一般之间的差异作出了贡献,但却过分夸大了这种差异,从而导致了违犯客观事实的错误结论。因而,后世多将白马非马作为形而上学和诡辩的代用词。有
同“彩衣娱亲”。宋邹应博《感皇恩.知平江日寿母上官太夫人》词:“觅得个州儿,稍供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