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酒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曹)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能开说,以为常。”
汉朝丞相萧何去世后,由曹参继任。他一切依照旧制,终日手不离杯不理政事。后遂用为滥饮之典。
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诗:“后饮曹参酒,先和傅说羹。”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曹)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能开说,以为常。”
汉朝丞相萧何去世后,由曹参继任。他一切依照旧制,终日手不离杯不理政事。后遂用为滥饮之典。
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诗:“后饮曹参酒,先和傅说羹。”
源见“元龙高卧”。谓因具豪气而高尚其身。宋陆游《信州东驿晨起》诗:“悲歌未肯弹长铗,豪气犹能卧大床。”
《三辅皇图》卷四《苑囿》:“武帝立子据为太子,为太子开博望苑以通宾客。《汉书》曰:‘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太子冠,为立博望苑,使之通宾客从其所好。’又云:‘博望苑在长安城南,杜门外五里有遗址。’
比喻不自量力,硬去做超越可能的事,只能使自己粉身碎骨,必然失败。相传颜阖将要去作卫灵公太子蒯聩的师傅,但是他发现太子天生嗜杀,如果放纵不管就会危及国家;如果加以约束又会遭到报复,危及自身。便问计于卫国
遣:教,使。佳期:美好时光,常指男女约会之期或婚期。后期:迟误期限。 别教错过佳期,以致延误了时机。语出唐.李商隐《一片》:“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钱钟书《围城.七》:“等和平了再结婚,
指伍子胥逃难,吹奏如笛、箫之竹管乐器篪(chí池)来讨饭吃。后以此典比喻志士流浪飘泊,处境艰难困窘。伍子胥(?——前484年),名员,字子胥。他父亲伍奢是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太师,辅太子建。
此典为南宋李伯玉坚毅不阿事。李伯玉,字纯甫,号斛峰。宋饶州余干(今属江西)人。初名诚,因犯理宗潜讳改名。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第二,授观察推官、太学正兼庄文府教授、太学博士。召试馆职,累迁太府
《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此事亦见《晋书.温峤传》。公元三一一年和三一六年,前赵刘曜率军先后攻陷洛阳和长安,俘虏了晋怀帝和晋愍帝,西晋遂灭亡。晋宗室司马睿
源见“乌衣国”。指燕子。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梧桐》:“至于秋天鸿雁,社日乌衣,则有月令在。”同“乌衣巷”。宋邓剡《唐多令》词:“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词语乌衣】 汉语
《文选》卷二十二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在《登池上楼》诗中描写了谢家楼风光,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句。后因用作咏春光的典
要想别人听不见,除非自己不说。意指只要开口说话,总有人能听见。语本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见“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东周列国志》31回:“自古道:‘~。’”【词语若要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