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非熊兆”。指隐士遇明主被起用。元郑光祖《王粲登楼》一折:“有一日梦飞熊得志扶炎汉。”【词语梦飞熊】 汉语大词典:梦飞熊
《诗.陈风.东门之枌》:“视尔如荍,贻我握椒。”郑玄笺:“女乃遗我一握之椒,交情好也。”后以“握椒”指男女间持赠表示爱情的礼物。《艺文类聚》卷七九引汉陈琳《神女赋》:“申握椒以贻予,请同宴乎奥房。”【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毛传:“墙,所以防非常;茨,蒺藜也。欲埽去之,反伤墙也。”郑玄笺:“国君以礼防制一国,今其宫内有淫昏之行者,犹墙之生
《礼记.仲尼燕居》:“官得其体。”孔颖达疏:“体谓容体,谓设官分职,各得其尊卑之体。”后因以言行得当、恰如其分为“得体”。《旧唐书.吕元膺传》:“元膺学识深远,处事得体,正色立朝,有台辅之望。”【词语
刘玄石酒醉三年后方醒的故事。晋代张华《博物志》卷五:“昔刘玄石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大醉,不醒数日,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具棺殓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沽酒,醉当
《汉书.邹阳传》:“(邹阳上书谏吴王云)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鹗是像雕一类的猛禽。邹阳上书谏吴王时,把普通的百鸟和鹗相对比,旨在说明人杰的超群作用。后因用以比喻超凡出众的人。唐.方干《寄于少监》: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传》:严光字子陵,少年时与光武同游学。光武即帝位,“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发现严光行迹后,“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参见“严陵钓”、“批羊裘”条。安车,一马拉的
同“郭泰碑铭”。元傅若金《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诗:“史留徐稚传,碑勒蔡邕铭。”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五四八年,齐庄公与大夫崔杼之妻棠姜私通。崔杼杀庄公及其随从多人。“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
源见“美玉经三火”。比喻经过艰苦考验,方能辨别出具有坚贞品质的人才。唐白居易《题赠郑秘书徵君》诗:“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典源】 《淮南子·俶真训》:“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