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八佾,古代天子专用的舞乐),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春秋时,鲁国大夫季氏控制着鲁国的政局,权势很大,飞扬跋扈,任所欲为。他用八佾(八人一行叫一佾)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以大夫越级用天子的礼乐(按规定,大夫只能用四佾,三十二人)。孔子对季氏越礼行为极为不满,愤怒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如果这件事都能容忍,就再没有不可以容忍的事了!)后人用“是可忍,孰不可忍”指事情恶劣或受侮辱到不可容忍的地步。

晋书.王敦传》:“帝大怒,下诏曰:‘王敦凭恃宠灵,敢肆狂逆,方朕太甲(太甲,商王名,为成汤之孙,是一个纵欲无道的昏君),欲见幽囚。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又作“是可忍,孰不可容”。《梁书.元帝纪》:“毕、原、酆、郇,并离(离,遭逢)祸患;凡、蒋、邢、茅,皆伏铁锧。是可忍也,孰不可容!”


其他 是,这个;孰,谁,哪个。如果这个都能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指绝对不能容忍。语出《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梁启超《国权与民权》:“被欧美之虎狼国,眈眈逐逐,鲸吞蚕食,以侵我国自由之权,~!”△贬义。多用于描写事情、事态极端恶劣方面。→忍无可忍 此而可忍,孰不可容忍 ↔忍气吞声 逆来顺受唾面自干。也作“是可忍,孰不可容”。


【词语是可忍,孰不可忍】  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汉语词典:是可忍,孰不可忍

猜你喜欢

  • 陶篱菊

    源见“东篱菊”。写隐士的田园生活,或咏菊。宋吴文英《大酺.荷塘小隐》词:“任岁晚,陶篱菊暗,逋冢梅荒。总输玉井尝甘液。”

  • 哭人琴

    源见“人琴俱亡”。恸悼亡故的亲友。清张问陶《挽光禄卿范摄生师》诗之三:“友爱情深老更深,预防老泪哭人琴。”

  • 雕怯惊弓

    源见“空弦落雁”。比喻受过打击而惊恐异常。叶玉森《摘红英》词:“千军唱,刀环响,雕怯惊弓,虎啼空帐。”

  • 经纬天地

    同“经天纬地”。《荀子.解蔽》:“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理)矣。”见“经天纬地”。清·汪琬《〈王敬哉先生集〉序》:“人之有文,所以~之道而成之者也。”【词语经纬天地】  成语:经纬天

  • 班笔

    同“班超笔”。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词语班笔】   汉语大词典:班笔

  • 淮南食时

    《汉书.淮南王传》:“淮南王(刘)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每宴见,谈说得失及方技赋颂,昏莫然后罢。”西汉时

  • 咄咄怪事

    源见“殷浩书空”。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宋杨万里《明发栖隐寺》诗:“何如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偏正 形容使人惊讶、费解的事情。张贤亮《小说中国》:“没有一个政治家或‘政客’不‘讲政治’的,某个政

  • 三马同槽

    《晋书.宣帝纪》:“〔曹操〕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三马,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一槽,指曹氏。后因以“三马同槽”为外姓谋位之典。顾馀《咏古四律》

  • 鸠化为鹰

    古代传说,夏历二月,鹰化为鸠;八月,鸠化为鹰。 这里表示农历八月。语出《礼记.王制》:“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五代.南唐.阙名《对金吾不供畋矢判》:“鸠化为鹰,见草木之摇落。”明.张岱《大易用序》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穷尽。 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变化了,就能畅通;畅通了,就能长久。语出《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宋.李攸《宋朝事实》卷六:“元符三年诏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