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春秋:春秋时代鲁国的一部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著,常寓褒贬于一字一语之中。后以“春秋笔法”喻指文笔隐晦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

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我在这文章里正用君,但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


偏正 春秋,春秋时代鲁国的一部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著,常寓褒贬于一字一语之中。后称文笔曲折隐晦而意含褒贬的文字。语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我在这文章里正用君,但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用于文字。


【词语春秋笔法】  成语:春秋笔法汉语词典:春秋笔法

猜你喜欢

  • 萤苑

    《隋书.炀帝纪》:“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六一六年),曾于东都洛阳景华宫下令征集萤火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照岩谷,以供其欣赏逸乐。其

  • 呜毂

    坐在车右边的保卫人员听到车子发出轧轧的声音,以为惊了国君,遂刎颈而死的故事。汉代刘向《说苑.立节》:“昔者王田于周,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玉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

  • 归鹤

    源见“辽东鹤”。谓不忘故乡的人。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鸢。”【词语归鹤】   汉语大词典:归鹤

  • 望夷宫

    秦代宫名,赵高杀秦二世胡亥于此宫。故址在今陕西泾阳东南。《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乃斋于望夷宫。”裴骃《集解》引张晏曰:“宫在长陵西北,长平观道东故亭处是也。临泾水作之,以望北夷。”

  • 隐君子

    泛指隐士。鲁迅《隐士》: “真的‘隐君子’ 是没法看到的。古今著作,足以汗牛而充栋,但我们可能找出樵夫渔父的著作来?” 参见:○柱史出秦关【词语隐君子】  成语:隐君子汉语大词典:隐君子

  • 镜圆璧合

    源见“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团圆。《再生缘》七二回:“乞万岁开一线之恩,赐归皇甫,俾使患难婚姻遂得镜圆璧合。”并列 比喻历经曲折而取得圆满结合。《再生缘》72回:“乞万岁开一线之恩,赐归皇甫,俾使患难婚

  • 仲叔怀恩

    同“仲叔受恩”。唐方干《别殷明府》诗:“许教门馆久踟蹰,仲叔怀恩对玉壶。唯有离心欲销客,空垂双泪不成珠。”

  • 冠章甫

    《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章甫,殷时冠名,即缁布冠。因孔子曾冠章甫冠。后遂用为咏儒生之典。唐.权德舆《奉和张仆射朝天行》:“自古全才贵文武,懦夫只解冠章甫。”

  • 触斗蛮争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为细微私利而争斗。清尤侗《驻云飞.十空曲》:“竖子英雄,触斗蛮争蜗角中。”清王韬《答强弱论》:“触斗蛮争,由造物主观之,不值一笑。”并列 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左右角上两个小

  • 王祥鲤

    源见“王祥卧冰”。咏鲤的典故。明吴龙翰《鲥》诗:“百年梦寐王祥鲤,千里风情张翰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