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卷甲倍道”。谓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北史.隋纪下》:“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并列 为有利奇袭而轻装肃静疾行军。《北史·隋纪下·炀帝》:“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梁鸿传》: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后汉隐士梁鸿,隐遁民间,在吴地为人
《太平御览》卷三七三引《史记》:“卫皇后字子夫,与武帝侍衣得幸。头解,上见其发鬓,悦之,因立为后。”按:今本《史记》无此文。后因以“卫鬓”称女子秀丽的鬓发。唐李贺《洛姝真珠》诗:“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
源见“漫郎”。又唐元结《漫歌八曲》序:“壬寅中,漫叟得免职事,漫家樊上,修耕钓以自资,作《漫歌八曲》。”后因以“漫叟”称元结,亦指放纵无拘束的老人。清钱谦益《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二:“宦况萧闲如漫叟,家
形容无路可走,末日来临。出自五代时人李继岌之事迹。李继岌(?-926年),后唐庄宗长子。庄宗即位后,为北都留守、判六军诸卫事,后迁任宰相。同光三年(925年),封为魏王,并任西南面行营都统,率大军伐蜀
同“飞舄王乔”。宋黄庭坚《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飞凫王令尹,期我向君所。”
人:一作“仁”。 不要相信他立身正直,须要提防他为人不仁。 古代熟语。表示对人不可轻易相信,放松警惕。语出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结交警语》:“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西游记》八一回:“老
源见“桓公柳”。晋大司马桓温所植之柳树。后以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明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辟图》诗:“汉南已老司马树,岘首已仆羊公碑。”【词语司马树】 汉语大词典:司马树
这是孔子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时说的话。他说,仲由!我说的话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算个聪明人。【出典】:《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同“载酒问奇字”。明张煌言《杨芳生以徐闇公高弟浮海来晤于东瓯爰赠一章》诗:“自言年少曾问奇,南州高士则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