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雁足书”。喻指信使。宋苏轼《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今得来书知已在南华相待先寄此诗》:“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同“班超望返”。金元好问《送李参军北上》诗:“生男莫作班定远,万里驰书望玉关。”
亦作“六神无主”。形容惊煌失措,心神不定。清代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他爷爷,他爸爸,忙了一天;到得晚上,这一夜更不曾睡觉,替他弄这样,弄那样,忙了个六神不安。”主谓 形容精神上不得安宁。胡山源
源见“伍胥潮”。谓痛悼伍胥。清王士禛《西江月.吴中怀古本意》词:“怒潮白马哭英雄,穿胁犹持文种。”
同“拔茅连茹”。明唐顺之《谢欧阳石江巡抚书》:“惟当宁信明公之激扬,而知其顾盼必能得士,偶因拔茹,及此汇征,虽荐人常恐其知,在明公绝不以言于口,而受知思所以报。”【词语拔茹】 汉语大词典:拔茹
源见“桃花源”。指隐居出世的念头。明蓝仁《西山暮归》诗:“偶从桂树招,遂有桃源想。”【词语桃源想】 汉语大词典:桃源想
源见“五羖大夫”。五张公羊的皮。后常比喻出身低贱之士或微贱之物。唐刘禹锡《说骥》:“繇是而言,方之于士,则八十其缗也,不犹愈于五羖皮乎?”宋苏轼《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借
《史记.秦始皇本纪》:“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
见“涅而不缁”。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怀州河内县尉陈君硕人墓志铭》:“非淳人淑士,其谁能~哉?”【词语涅而不渝】 成语:涅而不渝汉语大词典:涅而不渝
同“车生角”。宋陆游《数日秋气已深》诗:“避俗要生轮四角,出门何啻路三叉。”